通过心得体会,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梳理好心得体会的写作框架之后,才能将它写得更合理,以下是58汇报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公民道德与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公民道德与心得体会篇1
20xx年11月29日,区委宣传部组织一批人员到郑州邙山学习,接到通知,我知道是公民道德培训,但具体的培训内容是一点都不知道。去培训的人员有40多个,早上7点我们出发了,由于路上堵车,我们到地方已经11点多了,还没下车,我就看到一个院子门前站着两排穿唐装的小姑娘(后来知道她们都是这里的学生),还有穿中式衣服的男子,区领导刚下车,那些人就鞠九十度的躬,并说:老师你们辛苦了。我看到这里,心想,这是什么地方啊,怎么看起来像寺院啊,来这里培训什么呢?带着疑问,我和同事们一起下车了,待我们都下车后,让整齐排队,依次进入小院,那些站两排的小姑娘和小伙子,不停的向我们鞠躬,并说:欢迎各位老师,你们辛苦了。我看到这种情形,真是不知所措,就和别人一样点头,算是回礼吧。
进到院子后,看到是一个两层楼的小四合院,院子里收拾的干干净净,那些为我们服务的小姑娘们很有礼貌的带我们到各自的房间,把行李放好后,我们全体到了一个教室,是在门口接应我们那个穿中式衣服的男同志,上台深深的鞠躬并介绍说,他是我们培训的这所学校的校长,叫侯超,负责我们这几天的教学,还有一位是这几天陪伴我们生活和学习的黄老师,还有一些为我们服务的义工,随后介绍了这所学校,名字叫先锋国学文化研究院,是一个中专学校,专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国学教育,并接纳各种像我们这样去学习的团队,有教师、企业家、医生,还有暑假期间举办的亲子教育等等,介绍完之后,就让我们就餐。
就餐的屋子就在学习教室的对面,工作人员又是很有礼貌的让我们站好队伍,然后深深鞠躬说:现在是午餐时间,请老师们用餐。我们进屋后,依次坐好,等待开饭,谁知,黄老师又很有礼貌的鞠躬说请各位老师全体起立,一起读感恩词,我们就全体面对墙面上的感恩词和老师一起读:感谢父母慈爱养育之恩,感谢老师传道授业明教之恩,感谢朋友关心勉励互助之恩,感谢政府官员护佑维持之恩,感谢天地覆载博爱化育之恩,感谢所有为我们付出辛勤劳动的人。读完后,黄老师又是一个深鞠躬说:请各位老师就坐,然后依次打饭,吃饭的时候要爱惜粮食,不挑食,不贪味,碗中不剩饭菜,而且要食不言,以食就口,咽勿鸣喉。我们大家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吃了第一顿饭,而且全是素食,后来的几天中吃饭都是一样的礼节和秩序,每个人也都习惯了吃饭时不说话,真的是静悄悄的,几天下来,感觉全吃素食也不错的。
下午2点,紧张的学习就开始了,侯老师上台先深深鞠躬说:请全体老师起立,整理衣冠,面对先师孔子行教像三鞠躬。这是我们到了以后就开始的鞠躬,每天如此,上课之前先向先师鞠躬然后开始上课。第一节课是侯老师给我们上的,中间休息半个小时,接着上第二节,一直到6点下课,接着就是去对面餐厅吃饭,吃过饭休息半个小时,是晚自习,一直学习到晚上9点半(后来两天晚上都是到9点)。
晚自习结束后,我们就洗漱休息,我们住的房间是18个人的上下铺,在二楼,房间里没卫生间,洗漱要到楼下,没热水,用热水就要用盆接开水桶里的热水,这么多人,你接点,她接点,一桶水一早就没了,于是我就用凉水洗吧,也不是太冷,呵呵,不是来锻炼吗?楼上没卫生间,怕晚上起来,也不敢多喝水。洗漱完上楼,房间也算干净,我在上铺,山上的温度还是有点凉的,盖一床被褥还是有点冷,我们每个人都向黄老师又要了一床被褥,虽然睡觉不冷了,可是由于去个陌生的环境,还有同事睡着觉打呼噜,我很长时间都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不知道那个同事又起来去厕所,还没睡着呢,又有人去厕所,那个门是一会儿响一下,一会儿响一下,一晚上也没休息好。
早上我们规定的是6点起床,6点20开始练气功。我怕起晚,就定了闹钟,结果没等闹钟响就睡不着了,不到5点半就起床了,到楼下,别屋的同事也都起来了,厕所排队,我就先洗漱,6点20整,教我们气功的老师就准时来了,让我们在院子门口排好队,立正、稍息都练几下下,然后开始跑步,围着黄河界碑跑几圈,就开始了第一天的气功学习,他教我们的是简单的 清成六式攻,很好学,不一会儿我们就都跟着老师做起来了。锻炼到7点,我们回到院子开始上早读,读“晨起自勉文”:旭日东升,霞光盈空,又是美丽一天,祈愿,崭新的一天,我有新的体悟与收获,愿我,能充满信心,快乐的学习,无论顺逆,我都要好好珍惜这一天。
这样读到7点半,开始吃早饭,又是老规矩,进门先起立读感恩词,吃过饭稍休息一会儿,8点半准时开始了又一天的学习,我们就是这样紧张的学习了三天。
这三天的学习,我们学了弟子规、三字经、孝经等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还分享了一些知名的企业家学习传统文化的感悟和他们的亲身体会,从中我知道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复古,而是让人们了解传统文化,从新认识传统的生活习惯,来查找我们现在生活中的欠缺,从而更好地生活。
通过学习,让我对弟子规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前听说过弟子规,也看过一点,但是没有深入的看,也不太理解其中的意思,通过这次学习,我知道弟子规就是教你怎么爱别人,要抛开一切杂念和自私自利,真诚的爱别人,从中我悟到了生活中很多真谛,也深知自己在工作上和家庭上有很多的不足;知道了敬而无失,恭而有礼;懂得了惜食、惜衣不为惜财,原为惜福;知道了身心和谐,因为发怒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明白了成家在于俭,败家在于奢的道理。尤其是看了大导演翟俊杰老师的视频,知道了“亲爱我,孝何难”的道理,是啊,父母亲给予子女的是百般的爱,我们做子女的孝顺又有什么难呢,孝道不仅仅是美德,还是一种幸福。还有刘余莉老师的讲座“弘扬中国文化,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她说的身心和谐,告诉人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把快乐的钥匙,不要让别人控制你的心情,一个成熟的人,是会握着自己快乐的钥匙。她讲的人际和谐让我知道了各相责,天翻地覆,只看对方的优点,不看对方的缺点,爱就是要处处看到对方的优点,忘记对方的缺点,还有她讲的天人和谐、政令和谐等等,这些都是弟子规里面能学到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长惠友顺,夫义妇柔,朋友有信,这就是弟子规,弟子规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弟子规。
总之,在这几天的学习中,通过听、学、看、唱,我真的是受益匪浅,学了很多知识,知道了中国文化这么博大精深,我们需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我也深深感觉到自己的知识面太窄太窄,今后,我会努力从自身做起,努力改变自己。
最后,我用薛雅洁老师教我们学的
以上内容就是一秘为您提供的6篇《公民道德心得体会》,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
公民道德与心得体会篇2
今天去体育馆听讲座,当拿起笔记记录时间的时候,突然觉起这个日子很熟悉。汶川大地震,转眼已是四年。那么多人已沉沉于地下,我们依然吃饭走路赶着各种热闹,今儿还挤在体育馆听教益。心,茫然。
坐了一天,听了三个内容的听座。赵一璇老师的《中华传统养生之道》,讲得不错,记录了很多,最受用的是她告诉我们的生活习惯和规律,早五点起,七时—9时用早餐,晚九时睡。饮食以素食为主。这几点对我来说应该比较容易做到,不妨试试。
煤老板《传统文化改变了我的人生》的讲座,对我没有什么感觉。我认为他是缺乏古典文化修养的。在短短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中。因为学习了中华文化,……的句式出现了无数次,让人怀疑某人对中华文化的了解究竟有多少。某些行为总存在着因果关系,但所有的商业行为跟中华文化结合起来解释,让人听着觉得有些牵强附会。像我等有文化有思想之人,哪能容易接受别人任意填塞?
王警官照顾瘫痪的父母十二年如一日,在这十几年中还写出了四部小说,一部专业性很强的管理学,他的事迹很让人感动。但是他的讲稿文学性太强,而且有某些破绽出现,还得修改,我觉得。只有真实,才能有打动人的力量。另外,语调要低沉一些,使情感更为深沉和真实。尽管在场的一些人很受感动,流了一沱的泪,而我因为他高昂的语调和表演似的成分,那滴泪始终没有落下来。
听了一天讲座,除了赵一璇老师的讲座对我有些许作用,其余的真的没给我留下什么,或许自己太过挑剔。
不管我对于他们讲座有什么看法,也不管他们的讲座还存在某些问题。但他们这个以道德为主题的讲座是很受人欢迎的,从个人到政府。我也力挺他们,但愿他们的讲座越来越精彩,受众越来越多,能把中华传统文化宣传到位,并落实到大家的行动之中。
如果能使身处喧嚣中的人们静下心,省视自己行为并修正,是他们的功德,是为社会和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公民道德与心得体会篇3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明确阐释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等的基础上,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人而无德,行之不远。一个社会文明有序,既靠先善其身的私德,也离不开相善其群的公德。
没有热烈承担的胸怀,就不能懂得秋叶的宁静。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涵盖了对国家的热爱、对工作的热爱,也涵盖了对人的爱。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面向的是所有公民,不论处于什么领域、什么岗位,每个人都应是实在的践行者。从小处说,个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可以内正其心、外正其形,增强个人魅力;从大处说,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可以涵养崇善向上的社会风气,强化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因此,越是成熟的社会、文明的国家,越强调道德建设的程度。
落下的雪花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是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要以中华传统美德涵养新时代公民道德。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坚持发挥社会主义法治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把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体现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之中,以法治的力量引导人们向上向善。
每个人心底都蕴藏着善的种子,人皆可以为尧舜。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在当代中国,国家的发展进步、社会的稳定和谐,离不开公民道德与精神的推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呼唤更多人的主动参与,期待亿万中国人以更广泛的道德自觉,提升公民素质,展现国家气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书写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新篇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公民道德与心得体会篇4
崭新的大学生活让我们这些还有点朦胧的新生感到新鲜却又不知所措,在学习、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去思考去解决,去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树立理想,把握人生;提高修养,完善人格。但是,人的思想总是随着自己的生活阅历、人生的经历而丰富的,本学期,我们系统学习了思想道德修养,结合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学习的感受,所见所闻所思,谈一些自己的体会和追求。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使我们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其中,政治修养是核心,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是重点,心理修养是基础,学习成才修养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可以分为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树立理想、把握人生;提高修养、完善人格三个部分。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重点,在适应转变、健康成长部分,是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决心;树立科学的世界现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在树立理想、把握人生部分,是树立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接班人。在提高修养、完善人格部分,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培养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第一章,就为我们详细而系统地介绍了大学生活,使我们对自己的大学环境有了全面的理性认识,在一些突入其来的问题,有了应对思想准备和认识方法,起到了引路标灯的作用,对大学生活中的为人处事有了指南和参考。对新生的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思想情绪不计其数,环境的陌生、生活的适应、学习的压力、情绪的波动,总能在人最脆弱的时候蜂拥而上,加之我们的心态并不成熟,很容易被困难折倒,进入误区。大学较以往的高中生活相比,完全是一种全新的阶段,少了拘束,自由多了一些;少了督促,自觉多了一些;少了古板,灵活多了一些。这些新的变化要求我们学会接受并且适应转变,健健康康地成长。《思想道德修养》课中从不同角度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大学及其大学生活,迅速调整方位,积极适应大学生活。
人生的品质在于不断地净化 ——树立理想、把握人生。在《思想道德修养》课里,对树立理想、把握人生方面,我认为,要树立好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信念;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接班人;树立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决心;树立好科学的世界现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
大学也增加了我的责任感,让我和家庭祖国和为一体,作为一个龙的传人,一个炎黄子孙,使我感到骄傲与自豪,实现自己目标的前提是对祖国有利,能促进国家的发展。学了《思想道德修养》课使我懂的为什么要活者,它像是大海中的航标指引我前进的方向,它像是兴奋剂,燃烧着我内心的激情,它更像一只五彩的画笔,在我这张白纸上用心勾勒出一副完美的画。
大学的生活是丰富人生的一种历程,为我们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成长平台,我们要抓住眼前的任何机会去锻炼自己,历练自己,充实自己。一个学期下来,我经受了大学生活上的磨练、专业学习上的考验,在老师们的教导下、同学们的帮助下,特别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后,我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环境充满了热爱,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处事,通过一些有益的活动,锻炼了自己能力,增强了自己的人格素质,完善了自己人格魅力的修养和陶冶。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公民道德教育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公民道德与心得体会篇5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推动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把社会公德纳入我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并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突出出来,这不仅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必将对我国公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与社会生活中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这种准则是可以加以普遍化的,并且是所有公民都能够做到的,它有更明显的公共性,维护的是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全体公民的整体利益,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广泛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因此,文明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公德意识不仅仅是个人优良素质的一种体现,而且对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社会的健康与稳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以及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广大公民的道德修养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尊老爱幼、保护环境已蔚然成风,但一些与社会整体文明进步趋势背道而驰的丑恶现象也大量存在着,自私自利、冷漠歧视、破坏公物、破坏公共秩序等有损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乱砍滥伐、偷捕偷猎等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都对社会公德建设以及社会整体的道德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提高社会整体的公德意识和公德水平十分重要。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首先要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公德氛围,社会各方面应积极行动起来加大宣传力度,公民也要人人以身作则,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加以舆论上的监督与鞭笞。另一方面,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社会公德加以规范也十分重要,比如,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对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有严格的惩处规定,严重的还将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而一些地方出台的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禁放烟花爆竹以及建立见义勇为基金奖励制度等地方性法规也是推动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举措。
社会公德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公民的个人修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对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建设都有着引领的作用,一个好公民是一个好的职工和好家庭成员的前提,同时社会公德也是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等更高道德境界的基础,因此社会公德是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把遵守社会公德作为加强个人修养、完善自身人格的基本功来付诸实践,使社会公德意识深入人心,从而为全面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只要每一个公民都自觉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我们民族的道德水平就会有一个大的提高,我们社会的文明程度就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公民道德与心得体会篇6
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可以高度凝练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20个字,既弘扬了传统美德、继承了革命道德,又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道德建设的新经验,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时代特色。这20个字,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是每一个个农民都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公民道德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许多分支,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职业道德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判断一个教师的行为是否符合职业道德呢?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有没有责任心。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责任心强的人。
首先,教师必须心中有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有心中想着学生,才能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才能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而且不能在上课时才想到学生,而是要在备课的时侯就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把他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他。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在讲台只顾想当然地讲,学生在下面却听得一头雾水”的问题,形成教与学的互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必须关心学生的思想,掌握学生的心理,抓好学生的纪律。教师不能任由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甚至旷课,逃学。如果有学生出现违纪行为,必须及时找他谈心,了解情况,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避免问题恶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许多学生由开小差、旷课发展到厌学、逃学,最后流失,非常可惜。如果教师能及时解决这些学生的思想问题,很多损失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所以这一点也很重要,是衡量教师责任心的重要标准。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小学生的年龄小,是非观念模糊,要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必须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就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在学校里,我们教育学生不能随便吐痰,不能随便丢弃果皮纸屑,不能打人骂人,见到废物要主动捡拾起来,扔到果皮箱里。在校外,我们教育学生要爱护草地,不践踏草坪,保护环境;到旅游胜地,不胡写乱画,不损坏公物。在家里,我们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文明礼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在,在大街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孩子们在一起玩,讲着标准的普通话;孩子们拿着废物能主动扔到果皮箱里;孩子们乱闯红灯的现象少了,主动站在斑马线前,等待过马路。看到这些情景,作为教师的我,心里感到无比的兴奋。孩子们文明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公德意识,不仅仅是个人优良素质的一种体现,而且对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社会的健康与稳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我认为只有做到了以上几点,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今后,我将认真贯彻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处处按照纲要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素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公民道德与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