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严与实心得体会8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你对写心得体会的方式是否存在其他的想法呢,重视起心得体会的写作,才能保证语言表达能力获得提升,58汇报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周恩来严与实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周恩来严与实心得体会8篇

周恩来严与实心得体会篇1

x月x日下午,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去参观周恩来纪念馆,瞻仰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感受总理那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令人尊崇的恩来精神。

周总理在中国历史和人们的心中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他伟大的人格、光辉的形象将永远深深的印刻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他的一生追求与奋斗,都是为了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他为了国家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周总理虽然不在我们的身边,可是恩来精神却永远长存,恩来精神的核心在于:公正无私、胸怀坦荡、坚守朴实、追求崇高,我们只有充分理解才能真正感悟恩来精神,才能传承并发扬恩来精神!恩来精神激励我们这些青年学生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自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把“坚守朴实追求崇高”的淮师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作为学生,实践恩来精神,我们要做的是努力学习,学业有成。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努力认真的学习提高专业技能,为自己以后的就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里面的学习,一定要有持之以恒的自学能力,不能单纯的依靠老师教学,而是要自己去阅读大量的书籍,充实自己的知识面,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

作为学生,实践恩来精神,我们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辨析决策能力。思维是朵美丽的花,在大学里我们需要自主的思考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辨析决策能力。人的思维活动是丰富的,我们不仅仅要学会思考问题,还要提高辨析问题的能力。应用辨析能力时需要分析问题的本质,要考虑事情的前因后果,要考虑到解决矛盾的关键,要想到为什么和怎么办,采取有效地措施解决矛盾。决策的时候要经过深思熟虑,不能够冲动和意气用事,要在合理的时间内做出明智的决策。

作为学生,实践恩来精神,我们要做的还有积极参加学校里的各种活动。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丰富我们的课外时间,提高我们的口语与交际能力,同时有利于培养我们热情开朗的性格。参加活动重要的不是最后的获奖情况,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很多,懂得了很多,是使自己得到很好的锻炼。在参加活动中,我们同时也能够了解举办活动的流程与组织,提高自己对活动的理解。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以周总理为榜样,以恩来精神鼓舞激励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业上刻苦钻研,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在实践中充分锻炼自己,严格要求自己锻炼自己,争取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青年。

周恩来严与实心得体会篇2

敬爱的党组织:

20xx年3月5日上午,湖南省农药检定所组织50多位干部职工观看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是省农药检定所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内容之一。

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周恩来前往河北伯延公社作考察调研,并及时调整农村政策,在四个昼夜中与当地农民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随后,全所职工举行了专题讨论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影片的情节,畅谈观影感受。通过观影,大家不仅看到了周恩来崇高品格和光辉人格,更在影片中学习到了诸多有用的工作方式和态度。

一是党员干部与群众的鱼水之情。片中,周总理对老百姓发自肺腑的同情、吃连弟奶做的拽面、嘱咐秘书把棺材钱给送回去等情节,百姓对周总理、毛主席的那份深厚的感情,非常打动人,这对我们当前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很多同志感慨我们现在与群众的关系肯定没有以前融洽,这说明我们的工作还不到位,应该改善我们的工作作风。如果不能沉到基层,掌握最新、最真实的现实情况,又怎么能为基层职工做好服务。

二是领导干部听真话难。就我们所来说,平时的工作关系着的是千百万的农户,农产品安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说明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现在老百姓要讲真话,官员要虚心去听真话更难,敢说真话、办真事,这是一个很重大的现实问题。在片中可以看到,如果不是周总理耐心、细致的工作,是搜集不到真实信息的。这要求我们在当下的工作中要更细致、更深入,通过积极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启发,真正的掌握群众诉求。

三是及时纠正错误。片中,在四个昼夜的调研后,周总理向毛主席汇报了情况,及时促成了农村政策的调整,让伯延成为第一个解除大锅饭的公社。可见在做足调研工作的情况下,高效、正确的决策,才是尽快解决问题的助推力。我们现在的工作中,存在着文过饰非、诿过于人的情况,这要求我们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发现了问题不回避,不推诿,及时纠正错误的方针与政策,让群众得到实惠。

周恩来严与实心得体会篇3

盛夏的江淮平原,绿草茵茵、万木葱茂。x月xx日上午9时许,我随xx到达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学习,第一次近距离地感受了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丰功伟绩。从纪念馆到故居一路走来,通过实物、图片、文字、录像等形式,比较详细地参观学习了周总理的生平事迹。由衷地敬佩周总理的一生是光辉伟大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艰苦卓绝奋斗的一生,是为国家建设和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

牢记周总理的嘱托,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今天就是要学习周总理少年立志,12岁离家求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精神。对照自身当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虚心学习,立足本职岗位,干好本职工作,团结带好身边的驾驶员,履行好公交人的职责,以创建文明城市和文明班组为契机,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讲究工作实效,塑造公交人品牌,打造公交优秀,不辜负政府和全市人民的期待,以安全的运行保障取信于民、以优秀的乘车服务温暖于民、以寒来暑往的精准班次奉献于民,让政府放心,让市民满意,努力把公交事业做大做强,这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的追求,为此务必把工作真正做实做好。

要学习周总理艰苦朴素,一心为人民的精神。参观中我发现周总理生前穿过的一件马甲领口里衬已经磨损严重了,用过的一些物品,有的很陈旧了,一架曾经用过的纺车,一张油画还原了历史的一瞬,所有的这一切无不说明周总理平易近人,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亲情关系。当年河北邢台发生大地震,周总理不顾个人安危冒着余震的危险,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灾情,慰问灾民。照片中从他紧锁的眉头可以看出,面对震后的残垣断壁,总理的心是焦虑的,他的心同灾区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可以说他视人民的灾难为自己的灾难,把尽快恢复灾区人民的生活当作头等大事抓。日理万机的总理,为人民操碎了心。周总理一心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品德,是我们今天每个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是激励我们干好当前工作的思想动力。

要学习周总理鞠躬尽瘁,不计个人得失的高风亮节。周总理的一生是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他身后无儿无女,区区千元遗产全部交党费,当联合国史无前例为他的逝世降半旗致哀,足以说明周总理在世界各国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今天我们怀念他就是要把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化作我们今天工作的激情,恪守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实事求是,勇于争先,针对目前的实际工作,抓好安全生产,节能降耗。要主动作为,勇于管理,克服浮拖软、慵懒散行为,把这次参观学习得来的思想理念传播下去,发扬下去,用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做出更大的业绩,以达到不虚此行的目的。

周恩来严与实心得体会篇4

敬爱的党组织:

今天,在党课上,我们观看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导演用镜头还原历史,将周总理爱民如子的公仆之心跃动于荧幕之上。影片并非恢弘巨制,而是从小视角着眼,映射出周总理的人格魅力与价值情操。尽管总理的肉体早已化作黄土随风飘去,精神却光芒万丈永照后人。

一小时四十二分钟的电影快速的从眼前滑过。却留下了一段非常时期的历史。在这一百分钟里,浓缩了一位伟人的人格魅力;四个昼夜,再现了一位总理的民生情怀。电影反映的是新中国一段辛酸、沉重的历史。影片讲述了在新中国三年的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总理在大病初愈后,来到革命老区河北邯郸伯延公社调研。在短短的四天四夜里,他不知疲倦,走村入户,深入基层。影片中,伯延公社主任郭凤林不想给中央添麻烦,刻意隐瞒真相,报喜不报忧。他希望周总理到伯延后,听到的是赞扬声,吃到的是鸡鸭鱼肉,看到的是歌舞升平……但真相始终逃不过总理敏锐的眼睛。他透过树上的叶子都掉光这个细节,明察秋毫,去伪存真,到群众中访贫问苦……最后,在周总理的身体力行感召下,张二廷仗义执言,被关押的落后分子吐露实情。郭凤林等也终于醒悟过来,承认错误,说出了农村的真实情况。

周总理在影片中闪烁着党性与人性的双重光辉。他的为民,体现在时时处处体恤百姓疾苦的举动上。看到掉光的树叶,看到百姓的吃食,他不顾大病初愈之躯,同老百姓一起喝汤糊糊、吃代食窝窝头;知道挑水要走十几里,他在地里把清水往回倒了大半,自己只喝一点点;他的务实,体现在不察实情不罢休的工作态度里。只要有一个问题我不清楚,都不会离开的。面对干部们的讳言,他与二廷交朋友,打开话匣子,批评自我,真诚沟通。面对不吃大锅饭的群众,他没有片面判断,坐在门槛上了解第一手资料。他的清廉,体现在舍己为人的生活作风中。刚到伯延的正午,看到基层干部准备的红烧肉、白面馍,他收回了迈向餐厅的腿,门上红色的艰苦奋斗标语显得那么刺眼。看见老太太做的拽面,他怀疑老太太典当了寿材,特地吩咐秘书查实并买回。知道二廷多子女,饥荒年头难养育,他提出了领养请求。这细微处透出的真实,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百姓、百姓对我们党的真挚情怀。展现了一个亲民、负责、在大事面前勇于担当、敢于建言的大写的总理形象。这一形象闪现的思想与人格光辉,让后人永远高山仰止。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领袖人物与普通百姓间零距离的接触和坦诚的交流对话,是一种自觉置身于群众之中、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

影片中没有虚张声势、没有故作牵强,而是以一种朴实的触角自然而然触及到每个普通人的心灵。或许,这种真实、这种纯粹、这种灰白底色本身就是打动人心最强大的力量。影片牢牢抓住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为人民鞠躬尽瘁这个本质,真实地凸显出周恩来总理不在人民之上、人民之外,而在人民之中。他就是人民利益和愿望的代表。虽然电影已经结束了,但总理那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电影荧幕形象还在我脑海里打转儿,他那憔悴、忙碌、消瘦的身影令人无比动容。

除此之外,我还想说,这部影片处处体现这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价值。周总理具有浓厚的人民公仆气质,为人民呕心沥血,日夜操劳,他对老百姓的深情,对工作失误的愧疚,对百姓生活体贴入微的关注,都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舍生忘死,蕴涵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传统文人气息。而以郭凤林为代表的老区人民面对苦难的隐忍和沉默,与其说是和领袖们将心比心的质朴情感,莫若说是士为知己者死的传统文化意味。中华民族几千年,虽几经风霜,依然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那种以大局为重,在国家和民族苦难面前,始终能够倔犟地昂着骄傲的头颅的中国老百姓吗?这是一种对抗苦难的气魄,更是支撑起中华民族脊梁的精魄!

历史就是最好的教材。这部影片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勤政爱民,谦虚谨慎,实事求是是周总理身上永远的光辉。时代在变,真理不会变,问题在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会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中国梦必定会实现。

汇报人:出国留学网

2015年3月5日

周恩来严与实心得体会篇5

今天爸爸带我去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杭州的云居山上。

首先我们来到纪念碑前,纪念碑高27米,碑身系汉白玉贴面,线条简洁,庄严挺拔,呈“风帆”形,象征浙江革命斗争如“钱江潮”中的航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乘风破浪前进,碑的正面镶嵌着陈云爷爷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接着,我们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来到第一展厅,展厅的背面,有毛主席题写的“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文字。

里面讲述从鸦片战争、辛亥革命、国共合作等资料。

展示了徐锡麟、秋谨等烈士的光荣事迹,陈列她们生前使用过的指挥刀和枪。

第二展厅也有毛主席题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文字,里面讲述了浙江陆军监狱的故事。

1930年8月27日,国民党反动派在监狱里制造了血案使18位烈士牺牲。

最后,我们来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浙江著名烈士事迹展,里面有一个也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叫王楚楚,温州人她为救一个不慎落水的5岁女孩而牺牲了,后来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她是我学习的榜样。

还有一位飞行员叔叔,叫王伟,他驾驶的飞机在南海上空与美国的飞机相撞,跳伞到海里牺牲了,他是为了保卫祖国的领土而牺牲了,他是我们祖国的骄傲。

里面还讲述了一个个的烈士故事,我要好好学习,成大了为祖国做贡献。

周恩来严与实心得体会篇6

周恩来、邓颖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社会主义建设、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青少年时代的周恩来、邓颖超是在天津度过的,他们在这里相识、相知、相爱并共同走上革命道路,传播革命思想,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两位伟人对天津有着特殊的感情,视这里为“第二故乡”,死后也将骨灰撒在了天津海河。为了世世代代缅怀铭记他们,天津市委、市政府在原位于南开中学内“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在津革命活动纪念馆”改扩建为“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新馆于1998年2月28日周恩来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前夕隆重开馆,成为天津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建党100周年之际的2021年7月,纪念馆修缮一新再次开馆。血液内科第一党支部张磊同志在天津进修学习之余,怀以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这座宏伟的纪念馆,追随伟人的足迹,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的品德。

迈入纪念馆瞻仰厅,正面耸立着周恩来、邓颖超的汉白玉雕像《情满江山》,看着伟人坚毅而慈祥的目光,崇敬之情不禁油然而生。雕像的两侧,是两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墙,镌刻出五四运动、南昌起义、红军长征、西安事变和开国大典、祖国建设的历史性画面,庄严而肃穆。转过大厅,是一巨幅周恩来浮雕像,映入一旁实物展庭内的私塾课堂,一位心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鸿鹄之志的俊朗少年似乎就浮现在眼前,郎朗的读书声在耳旁回荡。从立志救国、领导学生爱国运动、到远赴欧洲,确立共产主义信仰;从领导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到参与指挥长征、推动全民抗战、指挥解放战争,周恩来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担任政府总理26年,始终心系人民,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在国际舞台上,作为第一任外交部部长,他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展厅内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手稿和实物资料,无不一一诉说着的伟人波澜壮阔的一生。在周恩来生命最后的587天,即使经历大大小小的医疗手术14次,他仍然为国为民日夜操劳,接见外宾63批,院内外召开会议40次,与中央负责同志谈话161次……他用一生真正实践了无产阶级革命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的高尚品德。

周恩来生平厅的最后一站“英灵永驻展区”,一曲深情而又温暖的“你是怎样的人”回荡在整个大厅。纪录片《十里长街送总理》放映着十里长安街两侧拥挤却静默的人们,胸带白花眼含热泪的人们,这一帧帧动容的画面,伴随着低沉而悲痛的解说,令人不禁潸然泪下。人民缅怀周总理,缅怀他高尚的情操和高贵的人格。他的一生艰苦朴素、清正廉洁、光明磊落、无私奉献、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他为后人留下了壮丽辉煌的事业,自己带走的却是一身忠骨,两袖清风。

1949年11月周恩来和邓颖超搬进西花厅,工作和生活了几十年。展厅内布置简单整洁,只有朴素的家具和简单的生活物品。在两侧的厢房,陈列的是两位伟人的书信和照片,眉目和言语间是满满的深情和依恋。他们没有自己的孩子,却收养了许多英烈的遗孤。他们生活艰苦朴素、却把毕生的热爱献给了国家和人民。他们身居高位却如此亲切、谦和,以高尚的人格和无穷的魅力诠释出伟大的情怀。

参观结束,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静。他们的一生让世人领略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者鞠躬尽瘁的高尚品德,更谱写了人间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篇章。他们是人民心中一座永远闪耀光芒的精神丰碑!缅怀伟人,更要学习伟人。我们必要将革命传统传承下去,担任起社会责任,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做一个对人民、国家有用的人!

周恩来严与实心得体会篇7

我和爸妈一起参观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的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由主馆、附馆、周恩来铜像和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厅等纪念性建筑组成,此外,还有一些怀恩亭、西厅观鱼等景点。

刚到景区门口就能看见邓小平爷爷题名的“周恩来纪念馆”六个大字石碑,它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么庄严,那么挺拔。进入景区,离得较远,就看到了一座壮观的建筑物,被绿色草坪和红白相间的荷花铺垫着,显得更加庄严雄伟,听景区浏览车的师傅说,那就是主馆。进入主馆就能看见周总理高大的汉白玉雕像,他面容慈善、眼睛炯炯有神,仿佛在欢迎远方的客人到来。

出了主馆便是周总理铜像广场,铜像高为7.8米,趁导游讲解使我了解这高度寓意着伟人周恩来走过的78个光辉的人生春秋。铜像的基座由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周恩来同志”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总理双手叉腰、面带微笑,显示出他平易近人的性格,我和妈妈忍不住上前照了一张。

一个方方正正的小庭院门口,水塘里金鱼自由欢快的畅游着,那就是仿西花厅。正面是总理的前客厅,摆放着许许多多的椅子,当年是来会见外宾和处理重要国事的场所,再往右侧走是周总理办公室和后客厅,后客厅是国内客人及亲朋好友、审看影片、阅览报刊的地方,通过小道来到总理的卧室,一张简简单单的木板床、一把桌子、一把椅子、一盏灯和几本书就构成了总理的房间。

直到纪念馆闭馆,我们一家才缓缓的走出,看着夕阳西下,我一直默默地念着周总理的这句格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严与实心得体会篇8

看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虽然那个艰苦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影片使我深深感到那个时代的劳动人民对党、国家、人民的纯真的爱和执着,那样爱憎分明,团结友爱,乐观向上,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了希望。也深深的感到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勇于改正错误的博大胸怀。

影片的背景是1961年的大饥荒岁月,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外有苏联逼债,内有天灾人祸。民以食为天,成为当时最大的政治问题。周总理到伯延公社调研的四昼夜,排除种种困难,摸底调查,为制定和调整政策提供重要的参考。

周总理以诚相待、虚怀若谷的行动,时刻感动着每一个人。在他身上,为我们完美诠释了老一辈革命家为民、务实、清廉的光辉形象和优良作风。几个细节不禁使我心灵震撼,当他看到掉光的树叶,看到百姓的吃食,他不顾大病初愈之躯,同老百姓一起喝汤糊糊、吃代食窝窝头;知道挑水要走十几里,他在地里把清水往回倒了大半,自己只喝一点点;暴雨来临的深夜,他调动人员保护群众温饱的希望——地瓜秧苗。他的务实,体现在不察实情不罢休的工作态度里。面对郭凤林的故意隐瞒,几次三番的催促返回,他坚定调查决心,一寸一户地与群众谈心,做群众思想工作。他的清廉,体现在舍己为人的生活作风中。刚到伯延的正午,看到基层干部准备的红烧肉、白面馍,他收回了迈向餐厅的腿,门上红色的艰苦奋斗标语显得那么刺眼。知道二廷多子女,饥荒年头难养育,他提出了领养请求。一个个细微的片段,衬托出的不仅是周总理伟岸的形象,更是伟人对群众至亲至诚的情怀。

观后思考,始终坚定不移的走群众路线,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保持青春活力的根本,也是无数革命前辈留给我们新时代党员的宝贵遗产。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普通党员,我们必须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把为人民群众服务做为准则。像周总理说的那样,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根本问题。

周恩来严与实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

生产经理心得体会8篇

河北交通心得体会8篇

写新闻心得体会8篇

开店心得体会8篇

进厨房心得体会8篇

备战618心得体会8篇

国旗村心得体会8篇

业务园长心得体会8篇

《童年》读后心得体会8篇

电力心得体会8篇

周恩来严与实心得体会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