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不一样的见解和想法之后,才能将心得体会写得出色,大家都想将心得体会写得有价值,这取决于自己的感悟是否深刻,下面是58汇报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抗美战争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抗美战争心得体会篇1
71年前的事情也许离我们太远了,那时我的爷爷奶奶才出生不久,为了寻找那段久远的历史,我找来了抗美援朝的战争历史纪录片。当我们回望那段对我们遥远而又陌生的历史时,我的内心澎湃不已。
在《鸦片战争》的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软弱和腐败的清政府向国外列强的屈从,一再的赔款和割让领土,在《南京大屠杀》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同胞被日本侵略者毫无人性的任意残杀和侮辱,但在《抗美援朝战争纪录片》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英勇顽强的战斗,把当时世界上号称最强大的美国军队和联合军打得一败涂地,我们的自愿军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卫了祖国的尊严,向世界宣告:中国是不可战胜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不应忘记这段历史,更不应忘记这些可爱可敬的人。
在影片中我们结识了那些最可爱的人:用年轻的身躯为冲锋部开辟道路的黄继光,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战斗小组长”吕松山……他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谱写了生命中最辉煌的篇章,我们的敌人也不得不对他们无比的畏惧和佩服:
美第八军军长范佛里特对志愿军的评论是:“以个人而论,中国士兵是一个顽强的敌人。他们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他们只穿上军服,戴上军帽,踏着一双帆布鞋。但是,他们永远是向前作战,奋不顾身的,令我们束手无策。”
美国《安斯凯顿研究室》首席研究员偌布斯?弗兰克评论:北韩战场上的中共军队,除了军事装备上不如美国联军,而其他无论斗志、勇气,都是美国难以想象的高……当时,中共军队可以说无论哪一支都可以在一块阵地,独挡一路盟军。
中国志愿军用他们的顽强而无畏的精神战胜了敌人,也震慑了那些曾经侵略过我们的人。这是史无前例的战争;是穷国打败富国、弱国打败强国创造历史奇迹的战争;是中国军队打出国威、打出军威、打出骨气、扬眉吐气的战争;中国自愿军谱写了中华民族战争史上最光辉的一页,他们不愧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一位日本教授感慨道:“看看你们中国人,100多年来一个失败接一个失败,几千个外国入侵者、一两万个外国入侵者就可以直入你们首都杀人放火,你们就得割地赔款。后来你们出兵朝鲜,把美国人从朝鲜半岛北面压到了南面,我才感觉中国与过去相比不一样了,看来中国人是真的站起来了。”
今天,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不应该忘记抗美援朝战争,更不应忘记那些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最可爱的人――志愿军,是他们让世界从新认识了中国,是他们保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让中国人民免遭外国侵略者的再次侮辱。在和平年代成长的我们应铭记这段历史,以他们为榜样,时刻以祖国的强盛为己任,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为中国的发展和壮大作出自己的贡献。作为中华的儿女,我们更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打败未来的敌人,保卫祖国的领土与祖国的强盛,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回报祖国和那些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志愿军们,不辜负祖国都对我们的悉心栽培与无限期望。
让我们铭记那些最可爱最可敬的人――曾经奋不顾身向前作战的志愿军吧!
抗美战争心得体会篇2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是值得我们纪念的一年。
在地球的某个纬度,战争以一种令人窒息的速度传播着死亡和文明沦丧的讯息。在呛人的硝烟和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弥散着死亡和流血的巴格达,依然彻夜亮着的城市之火,让我们忽然间滋生出一种辛酸的感动!人类应该永远记住这样的夜晚,记住人心在动荡的岁月是怎样艰难而执着地渴望着和平。
战争让生命变得如此脆弱,一如风中尘埃,一转眼便消失不见。而非典型肺炎的不期而至和香港艺人张国荣的命丧黄泉,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命运的无常。我们不由得要问:此生几何?
一些人无声无息地倒下,没有鲜花、没有墓碑、甚至没有人记得。生命仓促得如同一句匆匆的歌词,刚刚开了个头就煞了尾……
而人类的繁衍依然在硝烟和疫病中生生不息;而生之意志依然在绝望中曲折而坚韧地向上攀升;
而在和平的风中忙碌的人们依然平凡而不懈地完成着人生的功课。
我们常常感叹现实的不公,却从不反思自己是否学会了忍耐和坚持;我们常常空想着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却从不踏踏实实地去做一件实事;我们不屑于富人的“暴富”,觉得那不过是机缘凑巧,却从不从别人身上受到启发,从而发家致富;我们日复一日地埋怨没有赶上好时候,却从不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身边的人总能一次又一次地获得成功?
如果没有战争,也许我们仍怨天尤人着自己的一无所有,然后在愤愤不平中可悲地老去。是战争让我们醒悟——有了生命,一切便有了可能。想想炮火下的伊拉克,想想硝烟里的巴格达,想想那些在火光中爬满恐惧和绝望的面孔,然后再想想我们,想想和平的阳光和自由的空气就会发觉,其实我们已是如此的富有。
战争摧残了生命,战争也让更多的人看清了生命。战争让我们学会珍惜,因为战争,懒惰和不思进取变得可耻,而我们也终于明白:活着不需要理由,赚取幸福,就从现在开始……
抗美战争心得体会篇3
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从这一刻开始,中国作为拥有全部权利的平等一员走入国际社会——中国真正的现代史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史真正被终结了。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起始于何时,史学界没有任何争议:那就是发生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及因此而签订的《南京条约》,包括香港的割让。中国的近代史因此而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其一是中国无力保卫自己免于侵略;其二是中国不得不接受不平等条约。
那么中国的近代史终于何时?中国现代史开始于何时?却有着不同说法。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胡绳在《历史研究》创刊号上发表《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引起了近代史学界的强烈关注和热烈讨论。在文章中,胡绳非常明确地把近代史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也就是说,以五四运动为分野,在此之前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为近代史;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取代民族资产阶级成为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此后则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是为中国现代史。
胡绳的这一主张,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可。从这时开始,中国历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
胡绳的断限方法,应该说颇有其道理,但缺点似乎在于过于重视近代中国的“革命的性质”,而忽视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因此这一划分虽然被学界所接受,但也有许多学者明确表达过不同意见。著名历史学家优秀优秀范文澜就提出,应该按照社会性质来划分历史时期,他认为,1840—1949年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1949年的整个时期,1949年才应该算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不过,尽管有不同的声音,在1980年代以前,这种看法并没有成为主流,无论是教学、研究或者撰著中国近、现代历史,全部都是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的。
这种状况在1990年代以后得到了改变:1999年以来,已经有数种中国近代史著作采用了1840—1949年的分期方式。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本书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教材,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的必修教材,该书开篇的第一句就是:“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这句话非常重要,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新的分期方式,已经写进了大学教材,开始成为学术界的共识。
但是,如果按照笔者在本文开头所指出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两个特征来衡量的话,我们就会发现,1949年仍然不能作为近代史的终结点,原因有两点:第一,中国仍然不能证明她有没有能力保卫自己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尽管在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表现出了无坚不摧的战斗力,但这毕竟仅是国内战争);第二,中国也还没有证明她有没有能力摆脱不平等条约——中国此时还受着“雅尔塔协定”的束缚,能不能顺利摆脱尚属疑问。况且,仅就社会性质而言,中国的土地改革是到1953年才全面完成的,而直到这时,我们才能说,中国社会摆脱了“半封建”的性质。
也许有人会质疑,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难道也没有终结你所说的那两个特征吗?
笔者的答案是肯定的。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日本在中国大陆还驻有200多万军队,占领着中国中东部地区的所有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包括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而担负正面战场抗战任务的国民党军队,却躲在西南一隅,并没有开始战略反攻,也没有收复一座被日军占领的城市。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虽然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抗击了侵华日军的主力,但也仍然没有达到能够独立开展反攻,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的程度。简言之,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结果,中国作为反法西斯阵营中的重要一员,虽然为最后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这并不能自然证明,中国就具备了主要靠自己的力量来保卫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能力。
再说不平等条约。尽管在抗日战争期间,旧的不平等条约先后被宣布废除,但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随即和美国签订了新的不平等条约——《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946年11月4日,由国民党政府外文部长王世杰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南京签订)。
?中美商约》共三十条,它规定:美国人有在中国“领土全境内”居住旅行,从事商务、制造、加工、科学、教育、宗教和“慈善事业”,勘探和开发矿产资源的权利,并为此可以在中国保有、建造、租赁土地及房屋,从事各种职业。美国的“法人及团体”与中国的“法人及团体之待遇相同”。美国商品在中国征税、销售、分配或使用,享有不低于任何第三国和中国商品的待遇。中国对美国任何种植物、出产品或制造品的输入,以及由中国运往美国的任何物品,“不得加以任何禁止或限制”。美国船舶可以在中国开放的任何口岸、地方或领水内自由航行,其人员和物品有经由“最便捷之途径”通过中国领土的自由。美国船舶,包括军舰在内,可以在遇到“危难”时,开入中国“对外国商务或航业不开放之任何口岸、地方或领水”。
?中美商约》以彼此“平等”、“互惠”的形式掩盖着不平等的内容及实质,实际上是中国对美国的单方面全面开放,美国帝国主义在中国土地上可以为所欲为。条约签订后,驻美大使顾维钧竟无耻地宣称:“全中国领土均向美国商人开放”。
?中美商约》一经公布,立即受到全国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上海各界名流马叙伦、马寅初、茅盾、千家驹等纷纷发表意见,抨击谴责《中美商约》。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发表声明说:“《中美商约》是绝对不利于中国的片面独惠的丧权辱国的新的不平等条约”。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评蒋美商约》,指出它是“蒋政府把中国作为美国附属国的重大标志之一,是中华民族又一次新的大国耻”。延安各界人士建议以11月4日为新的国耻纪念日,1947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接受了这一建议。
?中美商约》之外,损害中国权益的“雅尔塔协议”,是被强加在中国身上的另一个不平等条约。
“雅尔塔协议”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个大国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上的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秘密首脑会议上签订的。其中关于中国的部分内容如下:
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对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日俄战争)所受侵害的帝俄旧有权利,应予恢复如左:(a)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的一切岛屿均须归还苏俄;(b)维护苏俄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同时恢复旅顺港口俄国海军基地的租借权;(c)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长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俄的优先利益。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
千岛群岛让与苏俄。
在“雅尔塔协定”的问题上,苏联表现出了民族利己主义的倾向,违背了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应该遵循的基本外交准则,印证了人们当初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必然导致社会主义被民族主义所绑架的担心;美国为了减少自己的战争成本,换取苏联出兵远东,不惜出卖自己正在浴血奋战的战时盟友,更让人们看到了盎格鲁-撒克逊白人资本集团的精明势利,刻薄寡恩——在强调了这两点之后,笔者想指出的是,蒋介石在珍珠港事件之后,决心搭美国的“便车”,消极抗战,把抗战变成了一项有利可图的买卖,迟迟不肯发动反攻,同时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表现太烂,尤其是在1944年日军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而发起的豫湘桂战役中的大溃败,也是导致中国在雅尔塔被出卖的一个重要原因。
需要强调的是,“雅尔塔协定”中关于中国的部分,本是美、苏、英等大国背着中国政府单方面签订的协定,对中国并无约束力,但蒋介石政府在美国的压力下,以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方式确认了这些条款,主要包括:苏联政府声明,一切援助给予国民政府,并重申尊重中国在东三省之完全主权及领土的完整。中华民国政府声明,日本战败后如外蒙古公民投票证实其独立的愿望,中国政府承认外蒙古之独立。另外,此条约还规定:中苏共管长春铁路三十年,旅顺为共享海军基地三十年,大连为自由港,苏军进入东北后,收复区内由中华民国派员设立行政机构并派军事代表和苏联联系。日本投降后最迟三个月内苏军全部撤出东三省。条约有效期为三十年。
1949年11月,新中国成立之后,首次访苏,和斯大林的谈判之所以进行的困难重重,甚至一度很不愉快,原因就在于,得不和斯大林清算蒋介石留下的这笔烂账:要求苏联放弃通过“雅尔塔协议”在中国获得权益。在艰苦努力下,斯大林答应放弃除外蒙古之外的大部分权益,尤其是在东北的权益,但手段老辣的斯大林又不马上把这些权益交还给中国,而是采取“拖几年,走着瞧”的态度。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使这两个问题同时得到了解决——
首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场上的胜利,证明中国完全有决心,有能力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保卫自己不受侵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虽然苏联后来向中国提供了一些军事援助,但这些援助是在志愿军已经取得节节胜利的背景下提供的,其意义近似于锦上添花,并不是志愿军胜利的决定性因素,而其动机则近似于股市上人们去追捧一只价格正在飚升的股票;
如果用足球来做比喻,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胜利,相当一支一向被视为弱旅的球队,不仅连续踢败了世界冠军巴西队,而且还踢败了巴西队和世界杯16强组成的联合球队——这样的球队还有谁敢说它是弱旅吗?
1951年元旦刚过,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就占领了汉城——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占领别的国家的首都(中国自己的首都,近代以来曾以每隔40年左右就陷落一次的频率,连续三次被外国军队占领,最后一次,还发生了南京大屠杀),志愿军前卫部队的一个副团长,还大摇大摆走进了李承晚的总统官邸,在浴缸里痛痛快快地洗里一个澡。
其次,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使得苏联关于放弃在中国东北权益的承诺,由“承诺”变成了“落实”:旅顺军港,中长铁路等,都很快被顺利、无偿地交还给了中国。同时,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成功地把美军阻止在自己的东北国境线之外500公里左右的现实,苏联也失去了任何在军事上染指中国东北的借口。
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雅尔塔体系”的国家,成为世界上地一个可以和美苏平起平坐的国家——随着抗美援朝的胜利,美苏再也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中国了——无论是欧洲的传统强国,还是日本,到现在都还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
摆脱“雅尔塔体系”是不容易的,欧洲距离这一天还要等40年,直到苏联解体之后才做到这一点,在东北亚,日本和朝鲜半岛,至今还在继续品尝着“雅尔塔”牌的苦酒:美国在日本、韩国的驻军,俄罗斯对日本北方四岛的占领,朝鲜半岛的分裂等,都是“雅尔塔体系”的遗产。
为了这一切,中国人民献出了14万优秀儿女的生命!
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从这一刻开始,中国作为拥有全部权利的平等一员走入国际社会——中国真正的现代史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史真正被终结了。
所以我认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的分界线,应该定在1953年!
抗美战争心得体会篇4
71年来,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穿越时空,始终放射着璀璨的光辉,给中国人的内心世界送来光明。我们要悉心体悟抗美援朝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深厚意蕴,拥抱从那历史深处穿透而来的精神之光。
1. 弘扬和光大了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根本,是派生出抗美援朝精神中其他几种精神的本源。爱国,既是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坚定维护,也是对生养自己的土地和人民的真挚热爱;既是对祖国和民族尊严的认同与自豪,也是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的使命与责任。内心升腾着爱国主义精神,就会深深植根革命忠诚精神,昂扬起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从决定出兵到胜利收兵,自始至终高扬着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力维护了祖国和人民利益,打出了国威军威,使刚成立不久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能够顶天立地地立足于世界舞台。
71年前发生的那场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朝鲜内战爆发后,傲慢的美国政府自恃有足以压倒一切的实力,悍然派兵进行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并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把战火烧到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之上,对新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利益构成了严重威胁。面对美国这个世界上的头号强国,面对新中国刚成立后百废待兴的局面,要下抗美援朝这样的大决心,极为不易。但为了捍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了维护祖国和民族的尊严,毛泽东同志果断决策:“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1950年 10 月 24日,周恩来同志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上,对为什么作出抗美援朝决定作了详细的说明:“朝鲜如果被美帝国主义压倒,我国东北就无法安定。”“如果美帝打到鸭绿江边,我们怎么能安定生产?”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正义之战、爱国之战。全国各条战线和广大人民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支援前线,支援战争。在全国燃起的爱国热情,形成了同仇敌忾、战胜一切困难和强大敌人的无穷力量。
2. 弘扬和光大了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精髓,具有震撼人心的硬核力量。自古以来,革命英雄主义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华大地上“一时多少豪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更是涌现了数不胜数的英雄,昂扬起气壮山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 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 6000 个功臣集体,铸就了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丰碑。
抗美战争心得体会篇5
19__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并肩作战。19__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后,终于在19__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历时近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中国在近百年被凌辱的历史上反抗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伟大的胜利,是百年来对外战争从未有过的辉煌胜利,又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共产党的凝聚力,自鸦片战争后百年来丧失的民族自尊和自信力从此得到了恢复。不夸张地说,抗美援朝战争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历史复兴的重要心理支撑点。
朝鲜战争即抗美援朝使全世界重新认识了新中国。中国人已不再像过去那样任人欺凌,已不再是以往西方人眼中的“东亚病夫”。它热爱和平,但决不能容忍别人强加于自己的威胁和侵略。新中国诞生刚刚一年,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将军事分界线重新推回到“三八线”,使举世为之震惊。这个胜利,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对远东及世界局势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战争中更是涌现出大批的英雄,他们的英勇事件充分表现出一名中国军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高贵品质。无论是为了掩护队友被烈火焚烧致死而一动不动的邱少云,还是为了完成任务,减少战友的伤亡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怒吼的机枪。亦或是战死在前线的共和国长子毛岸英,他们的行动深深的感染着我们。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着重大意义,抗美援朝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各项社会改革运动的进行。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作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这是中国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以付出重大牺牲换得的。而且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军队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的敌人的宝贵经验,加速了人民军队的建设。也进而保卫了祖国边疆以后不受侵犯。对军队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再次听老师讲起抗美援朝的种.种心中总是充满着崇敬之情。相信这份崇敬会伴随我走过一生,这是对中国志愿军的崇敬,更是对党和国家的崇敬。
抗美战争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