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就是将学习或者生活中的想法用文字书写下来的重要文体,当今社会,人们越发重视内在修养,写好一篇心得体会能更好地提升自我,以下是58汇报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学习冬奥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学习冬奥心得体会篇1
4年前的平昌冬奥会上,武大靖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拿下了短道速滑500米的金牌,他也成为了当届冬奥会闭幕式上中国代表团的旗手。也是在平昌,刚刚20出头的高亭宇在速滑500米的比赛中夺下铜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很多人看好这位崭露头角的新人未来成为中国速滑项目的“一哥”。
2022年的冬奥会开幕式上,武大靖手中五星红旗传到了高亭宇的手中,他和女子钢架雪车选手赵丹一同成为旗手,那一刻高亭宇热血沸腾,“这是我梦寐以求的角色,我一定不会辜负这份信任,会争取在赛场上展现自己的一面。”
说到做到,昨晚的“冰上飞人”大赛——男子500米速滑比赛,高亭宇以34秒32完赛,一举打破了奥运会纪录,也拿下了男子速滑项目在冬奥会的首枚金牌。
遥想1980年的普莱西德湖,中国代表团的首次冬奥之旅,担任开幕式旗手的赵伟昌也是一位男子速滑名将,他一个人在那届冬奥会上出战了500米、1000米和1500米三项争夺,在500米的比赛中,赵伟昌获得了第31名的名次。多年以后谈起那段经历,赵老依旧难以忘怀,他表示五星红旗在手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当时我们运动员的实力与世界强队相比是有不小的差距,但走上奥运赛场就是去展现自己的一面,尽力去比赛。”
40余年过去了,一届又一届的冬奥会,一代又一代的体育人,我们的旗手杨扬、周洋、武大靖、赵宏博等,每一个人都在世界的体育舞台展现着实力与魅力,同时也在展现着那份无畏的勇气以及奋斗不息的精神。昨天,当高亭宇在“冰丝带”高举五星红旗全场滑行庆祝时,相信赵伟昌、赵士坚这些老一辈中国旗手会感同身受,一起分享这份荣誉与喜悦。
因为有些东西是始终不会改变的,正如高亭宇在谈到北京冬奥会比赛时直言,自己除了全力以赴,争取比平昌更进一步之外,其他的不会去多想,“冬奥会取得好成绩不是靠想出来的,如果靠想的话就天天躺着了,还是得靠实力说话。”
过去这个奥运周期,高亭宇也遇到过一些波折,比如腰伤的困扰,但成绩和状态的起伏并不妨碍他不断磨练自己。2021年11月的世界杯上,高亭宇过弯道时出现失误,最终排名第8,而当时在起跑时,裁判连续判罚他的对手们两次抢跑,这给高亭宇带来了一些影响,事后他也表示自己的注意力有些分散,所以技术动作没能做到。而之后高亭宇一直在打磨各方面的技术,尤其是起跑的速度,甚至睡觉时常常梦到在比赛。而昨天来到冰丝带的冰道上,高亭宇的起跑堪称完美,前100米的成绩是9秒42,并最终打破了奥运纪录,这一刻梦想成真。
夺冠后的高亭宇还不忘向同为旗手的赵丹隔空加油,昨天这位00后姑娘在被喻为“勇敢者游戏”的钢架雪车中也有非常出色的发挥,第一轮就刷新了本届冬奥女子钢架雪车的赛道纪录。尽管在第三轮出现失误,最终没能实现夺牌的愿望,可赵丹和她的队友黎禹汐,还有昨天上午创历史拿下铜牌的男子钢架雪车选手闫文港都在用他们的勇气与技巧,让更多的人们关注这项刺激的冬季运动。
旗手,永远站在最前端,手中是国旗,身后是战友,展现的是中国的意志,传承的是奥运的精神。
学习冬奥心得体会篇2
你知道吗?2022年的冬奥会将在北京举行,冬奥会的吉祥物是“冰墩墩”一只非常可爱的酷似航天员的冰晶外壳熊猫!
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叫“雪容融”,是2022年冬季残奥会的吉祥物。别看我是一个小灯笼,但是我很喜欢滑冰和滑雪,也特别喜欢我们中国的国宝——大熊猫。当我听说即将召开的冬奥会吉祥物是熊猫外形的“冰墩墩”时,真的是按捺不住对他的喜爱。
令人惊喜的是,有天早上我出门去玩,不经意间看到远处有一个酷似“冰墩墩”的身影,我不敢相信的揉了揉眼睛,仔细定睛一看,呀,真的是“冰墩墩”!我赶紧跑过去,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他说:“你好,很高兴认识你,我叫冰墩墩。”
我对“冰墩墩”讲述了自己对滑冰和滑雪的热爱,谈到了自己初学滑冰和滑雪的种.种困难。“冰墩墩”得知我非常羡慕冰雪运动员的冰上英姿,他鼓励我说:“梅花香自苦寒来,希望你能坚持你的爱好,克服困难,相信有一天,你自己也能在冰雪滑道上一展雄风!”
在交谈的过程中,我也对“冰墩墩”有了更多的了解。他是将中国国宝熊猫的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健康活泼的熊猫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冰晶外壳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现代科技的特点。“冰墩墩”的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你们知道吗?“冰墩墩”的左手掌心还有一个漂亮的心形图案,代表着主办国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
愉快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傍晚,“冰墩墩”要离开了,临走之前,他举起有漂亮红心的左手和我再见,对我说:“我会想你的,期待我们再次相见!”我依依不舍地对“冰墩墩”说:“我们一定会再见!”最后,我们约定在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赛场再次相见!
学习冬奥心得体会篇3
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运会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2022年02月04日至2022年02月2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这是中国历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北京、张家口同为主办城市,也是中国继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后,中国第三次举办的奥运赛事。
北京张家口奥运会设7个大项,102个小项。北京将承办所有冰上项目,延庆和张家口将承办所有的雪上项目。北京成为奥运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也是继1952年挪威的奥斯陆之后时隔整整70年后第二个举办冬奥会的首都城市。同时中国也将成为一个举办过五次各类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国家。
2008年中国北京申办到了奥运会,对于我以及所有国人来说都是既激动又骄傲的。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人心中的“中国梦”。
眼下,北京已经申办成功2022年的冬季奥运会,我想这又是一次展现中国的辉煌和进步的时刻。中国人绝不能错过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同时,这也是一次千万人心中“中国梦”的实现。
在奥运会开幕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异常的激动与兴奋。当我看到一幕幕精彩的画面,看到活字印刷,看到一卷卷画轴,看到漂亮的烟花脚印,我被深深的震撼到了,尤其是看到点燃奥运火炬的那一幕,我禁不住想哭。
国运兴衰,匹夫有责,勿忘国耻,勤奋拼搏,为了祖国的美好未来,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建设伟大的祖国,让我们祖国拉开新的篇章,实现一个又一个的中国梦。
学习冬奥心得体会篇4
2月7日中午12时,17岁的中国选手苏翊鸣凭借第2轮88.70分的成绩,获得该项目银牌,为中国队创造了该项目历史最好成绩!决赛中,苏翊鸣的高难度震惊全世界。他连续两轮完成了1800五周转体动作,创造了历史。
苏翊鸣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东北有着独天独厚的滑雪条件,爸爸苏群从事滑雪教学工作,妈妈也很热爱滑雪。在他4岁的时候,爸爸苏群在家里带娃,正好朋友叫着爸爸去滑雪,他既想滑雪又得看着孩子,索性就带着孩子一起去雪场。一开始爸爸是抱着他滑雪,然后他站在爸爸的板上,到了后来,他开始自己独立滑雪。初次接触滑雪的他,就表现出很大的喜欢,爱上了这项运动。
虽然有13年的滑龄,但他其实是从15岁才开始走职业滑手的道路。之前苏翊鸣一直是以「玩」的心态在滑雪。8岁时,苏翊鸣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不想把滑雪做成专业」,因为「如果当业余爱好,每天都想玩,就很开心。」但两年后的2015年7月31日,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那一刻,他改变了主意。「那天刚刚滑完雪,电视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喊出‘北京’,所有人都特别激动。」对苏翊鸣来说,却不只是激动,「那一瞬间,一个目标传到我脑子里,我有了新的梦想,我要去实现这个梦想。」
在成为职业运动员之前,苏翊鸣曾经当过童星,参演过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饰演「小栓子」一角。里有个镜头是游击队员追不上「小栓子」的滑雪速度,当时练单板的苏翊鸣仅用一天时间就学会了双板,轻松本色出演。但成功绝对不是凭空而降的。苏翊鸣曾表示:「一个新的难度动作,我每天练6个小时,一直重复练这一个动作,可能需要一个夏天才能去完成这个动作。」
如今,他也成了许多滑雪爱好者心目中的偶像,对此,他想与大家分享的心得就是:
?永远不要放弃,要相信自己的努力。很早我就有这个梦想,但是没想到今天真正实现了。我一直想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想要的目标,因为努力永远不会欺骗你。 」
学习冬奥心得体会篇5
“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是奥林匹克格言。尊重规则、尊重彼此,通过和平良性竞争来团结世界,这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使命。在赛后记者见面会中,谷爱凌表示是对手的挑战促成了自己首次挑战1620超高难度的成功,赛后与对手的拥抱,是相互鼓励、为她骄傲,更多的是感谢。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个很平常的安慰动作,但正是这样不经意间的暖心行为,体现了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
相约“双奥之城”,“一起向未来”。奥林匹克运动的终极目的,是让全人类成为一个更加团结的命运共同体。本届冬奥会共有9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运动员相聚“双奥之城”,既在赛场上诠释了奥林匹克格言,还在赛场外的一次次交流互动中消弭隔阂、增进友谊。三位女孩在雪地上抱成一团,传达出来的理解、友谊和团结等理念正是奥林匹克的应有之义。
体育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很多人们也都注意到,在2022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颁奖仪式上泰丝·勒德主动拥抱了谷爱凌,还露出了甜美的笑容,让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温暖尽显无疑。以此为缩影,“冰丝带”盈盈飘动、“雪如意”雄踞山巅、“冰之帆”御风而行、“雪飞天”长袖若舞,随着各项赛事不断深入,团结、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价值理念在2022北京冬奥会更加生动形象。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未来。面对各种紧迫全球性挑战,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坐上新时代的“诺亚方舟”,人类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全球疫情肆虐、极端天气频发,人类文明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国就必须更加团结。谷爱凌拥抱安慰马蒂尔德·格雷莫德和泰丝·勒德,也体现了一以贯之的中国主张及其蕴含的世界情怀:与各国人民守望相助、共创美好未来。可以肯定,在“双奥之城”点亮的冬奥之光,必将照亮全人类追求团结、和平、友谊的前行之路。
学习冬奥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