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英雄故事》读后感7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撰写一份读后感是我们对书籍理解的一种具体化表达,一篇独具特色的读后感能够吸引更多读者的注意和阅读欲望,以下是58汇报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革命英雄故事》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革命英雄故事》读后感7篇

《革命英雄故事》读后感篇1

暑假的一天,我拿起了这本名为《红星照耀中国》的书。本以为这是一趟无聊的读书之旅,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我陷入了深刻的沉思,因为我不光是体会到先辈的英勇无畏,更是因了解而更加地钦佩。

这本书是一本记述红军生活的书,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而写。作者从中立者的角度,在这本书中记叙了有关红军的重要事件和红军伟人的生活习惯,还记叙了许多我们在书本上找不到的伟人事迹。这本书中也体现了作者对红军的感情变化。从最开始的害怕,到接受,到喜爱。可以体现出红军的和蔼可亲。总之,这本书让我们深刻地了解了红军。

在这本书的开头,埃德加。斯诺写他对红军不太了解,听了传言甚至怕红军身体里的病毒感染到自己身上,以至于他开始是很惧畏惧红军的。但是到后来,他看见了红军对自己的真诚和友善,以及红军将士们的大胆。再后来,他又遇见了许许多多红军的领导人,并细致地记叙了他们的一言一行,使我们了解伟人更多的生活习惯,亲切可感。

我印象深刻的还有:

这本书记叙了红军与人民的关系:每一个村子里都有一个红军军委,每一个村子里都有一些小学生愿意给红军通风报信。告诉红军国民党的动向。其中最令人深刻的,就是红军领导人的住处都没有警卫站岗。反观蒋介石,出门就必须要有几个警卫员跟着他。并且他并没有被悬赏首级。红军领导人这么放松是因为人民对他们的信任。这也体现出了一个哲理。只有爱戴人民,人民才会爱戴你。这就是斯诺渐渐喜欢的原因,也是人民爱戴的原因。

这本书还详细地介绍了红军领导人生活的家常便饭。有一次就记叙了斯诺在跟毛泽东讲话时,一只飞蛾飞来落在油灯上,毛泽东小心翼翼的把飞蛾给抓住,给旁边的警卫员看,还不时地发出笑声。这不是正是一个亲切和蔼的领导人的形象吗?

红军不是神,红军也是有血有肉平凡质朴的先辈。开卷有益,掩卷有味。这真是一本让人真切地了解红军了解伟人的书啊!

《革命英雄故事》读后感篇2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了,这是无数勇敢的中华儿女的功劳,他们不怕惜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也要保卫祖国。正是因为他们,我们的祖国才有今天的辉煌和成就。刘胡兰就是其中之一。她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

刘胡兰从小就参加了抗日儿童团,有一次,敌人来了,他们把刘胡兰抓到屠刀前,想让她说出共产党的秘密,可令敌人万万想不到的是刘胡兰宁死不屈,就这样,刘胡兰仅仅15岁就壮烈牺牲了。敬爱的毛主席为她亲自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美好,每天无忧无虑地生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是多么自在啊!跟刘胡兰比比,我感到十分惭愧,刘胡兰姐姐只比我大3岁,我现在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从来不为父母分担家务,真是惭愧啊!

虽然刘胡兰牺牲了,但她的爱国爱民、不屈不挠的精神财富,一直鼓舞着我们前进,读了这本书,我想,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争,没有硝烟的时代,多么和平,那么悠闲,多么快乐。这是千千万万个勇敢战士,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我们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要向刘胡兰姐姐一样,保卫祖国,为祖国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国家更强大,更美好。

《革命英雄故事》读后感篇3

捧起《革命英雄故事》这本书,我感受到了革命英雄的伟大。书中有宁死不屈的李大钊,还有集体主义精神的楷模邱少云,刑场赋诗的夏明翰,舍身堵枪口的黄继光……一个个英雄的高大形象,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介绍李大钊和邱少云的英雄故事。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又是新文化运动的猛将之一,他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影响巨大,让敌人让敌人又恨又怕,他们逮捕了李大钊。敌人先来硬的,使用酷刑,将竹签钉进他的指甲缝里,把指甲扯下来,如此的残酷的手段李大钊竟然毫不畏惧;敌人见酷刑不行,又来软的,用高官厚禄的引诱他,李大钊还是没有屈服,最后敌人竟然把他带到绞刑台上,把他杀害了。我想他的革命信念真坚定,为了革命的胜利,不被利益所诱惑,宁可牺牲自己,这种革命精神让我感动不已。

“就义从容甚,大义凛不辱,人民柴市节,浩气贯长虹。”陈毅元帅的诗句正是他的英勇无畏的精神写照。

集体主义精神的楷模邱少云更是让我佩服。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一次,他和官兵潜伏在离敌人很近的高地上,敌人投下的火焰弹在邱少云的身边燃起,火烧到了他的衣服上,邱少云身边就是一个水沟,可是他一动不动。我的手指曾经被开水烫过,火辣辣的疼,又是水冲,又是抹药膏,还觉得无法忍受,他难道不怕疼?不是他不怕疼,是因为他知道,他一动就会被敌人发现,大家也会牺牲,还会影响整个作战计划。他就像一块石头一样一动不动,这需要怎样的毅力啊!我仿佛看到了火光中的邱少云,他满头大汗,无比痛苦,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宁可牺牲自己,也要遵守战场的纪律。他的形象在我的眼前高大起来,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里。

妈妈告诉我,新中国的诞生,就是无数英勇的革命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现在的美好生活,也是我们一代代人不懈努力的结果。捧着这《革命英雄故事》,我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像无数英雄那样,做一名英勇的战士,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革命英雄故事》读后感篇4

伟大的人物刘胡兰的故事,小时候就听爸爸妈妈讲过。刘胡兰这光辉的名字早就铭记在我的心里,我盼望早一天能读到这样一本关于刘胡兰的书。

今天我终于有幸地读到了这本书,我被书中的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心灵震撼很大。

刘胡兰,一个只有15岁的小女孩,表现出来的是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对人民、对其他革命同志忠心爱戴,面对敌人的屠刀脸不改色心不跳,最终献出了自已年轻的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死而后已。

我最受感动的是:刘胡兰在就义前两眼闪着光,并且瞪得圆圆的。似乎在向人们诉说:她要亲眼看到敌军

的灭亡;看到自已的队伍胜利归来。这是多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啊。

15岁,是一个花样年华。15岁,我们还在父母身边享受着天伦之乐!无忧无虑地学习着、生活着!可是,刘胡兰,却被敌人屠杀,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纪念刘胡兰时写道:“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对刘胡兰英雄事迹的高度概括。

虽然刘胡兰牺牲了,但是她的爱国爱民的光辉形象与不屈不挠的精神,一直在传颂着,正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人民的富裕、国家的昌盛,为实现共产主义英勇奋斗!

读了这本书,使我懂得一个道理:我生长在和平年代,没有了销烟,没有战争,这样的环境是千千万万个像刘胡兰姐姐一样的革命英雄经过抛头胪、洒热血换来的。此时此刻我们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啊!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决心从小要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炼就过硬的本领,正确树立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使自己向一个正确的目标迈进。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革命英雄故事》读后感篇5

20世纪初期,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人们都过着衣不遮体,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民不聊生,祖国的土地也正一步步地被资本主义家吞噬,这时的中国急需一大批英勇的革命战士把祖国从水深火热当中解救出来。《革命英雄的故事》就讲述了一个个在这个时期诞生的救世英雄。

就像本书封面上写的:信念不是铁锤下缭乱纷飞的火花,而是炉中熊熊燃烧的烈火;不是夜空中闪瞬即逝的流星,而是西西里岛上彻夜不息的明灯,信念让你为了摆脱饥寒交迫的日子,而发愤图强……这些革命英雄的内心无不蕴含着一个坚定的信念:或是为民族的崛起而奋斗,或是为人民的解放而努力,抑或是为探索宇宙的奥妙而孜孜不倦,不管他们的信念是什么,但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这些信念已经深深的扎根在他们的心底里,流淌在他们的血液里,他们要付出毕生的心血为这个不灭的信念而不懈努力。

在这其中既包括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身经

百战敌胆寒的张云逸,劫法场抢出来的将军刘志坚,出奇制胜的“旋风”司令韩先楚,地主阶级逆子农民运动领袖彭湃,我党的杰出女革命家向警予,平民的”劳工律师”的施洋,为革命斗争到最后一刻的王尽美……

这些英雄人物是我国千百万先驱英杰的代表,为了心中的信念,他们不惜在敌人的狱中忍受各种酷刑而严守党的机密,不惜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捍卫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千百万疾苦大众的幸福。他们宁死不屈,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通过阅读这些英雄的人生经历,让我仿佛看到了这些革命英雄们不畏困难险阻,生命安全,努力地扭转当时不堪入目的局面,实实在在地为百姓服务的场景,也感受到了我们现在那安逸,丰衣足食的生活的来之不易。

在此,我向这些革命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革命英雄故事》读后感篇6

现在的生活美好而安宁,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在我们以前的生活曾经是黑暗的。

自从我读了《英雄人物故事》这本书,我才知道生命是有限的,现在的生活往往是许多英雄换来的。书里是这么讲的,一个人如果为祖国的光荣而牺牲,这个人肯定有一颗善良的心。他肯定知道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他们可以利用好这有限的生命换来美好的明天呀。比如说为了战胜鬼子不怕火的邱少云,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光荣牺牲的董存瑞,死也不告诉敌人秘密的刘胡兰,引鬼子到八路军埋伏圈的王二小……有了这些英雄,我们才会有今天美好的生活。我就给大家讲讲这些当中最小的王二小吧。他一心想要当一个革命英雄,他心中就一直想着要为祖国添一份光彩,他想着要和他父亲学习,就算死,他也愿意,说到这儿,你们肯定会问我,王二小的父亲是谁吧?他的父亲也是一位光荣的共产党员,为了抗日的胜利而不停地与敌人战斗,最终被鬼子杀死了。成为小八路以后,王二小就每天早上早早的手举红樱枪,神气十足地站在门边守护着八路军的队伍,为八路军传递情报。

听了这些英雄们悲壮的故事,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虽然现在已经不需要我们流血牺牲,但是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和甘于奉献的品质。

《革命英雄故事》读后感篇7

暑假的第一天,一个多么令人兴奋的日子,它不仅是一个假期的开始,还是我们伟大的gcd的生日。在那天,我读了《革命历程》,有感而发。

1920年的一天,为解放中国四万万同胞,革命先驱在上海秘密召开了中国gcd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由于中途被侦探捣乱,会议不得不转到嘉兴南湖上的一艘游船上举行。就这样,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锋队——中国gcd诞生了。读到这,我心里不由兴奋起来,中国的四万万同胞终于得救了。

1920年,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共同领导国民革命运动,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北伐出师半年内,从珠江打到长江,声势震动全国。但在北伐胜利进军途中,蒋介石等人突然叛变,导致了轰轰烈烈的国民运动失败,国共合作也破裂了。读到这,我不由得感到惋惜。他们让胜利又晚来了几年,唉。

1920年,在中国gcd领导下,革命前辈周恩来等人率领革命军发动武装起义。虽然其中也有过挫折,但经过革命军的不懈努力,毛主席与朱总司令终于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了。会师之后,全国各地也纷纷掀起了革命潮,已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读到这里,我感到很高兴,中国人民离解放之期不远矣。

1935年,遵义会议后,中国gcd由毛主席领导,开始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其间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过草地。终于红军三大主力在陕甘革命根据地胜利会师,保存了红军的基干力量,让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读到这,我很高兴,中国人民离解放之期又更近一步了。

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终于,蒋介石妥协了。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共双方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形成了。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攻陷南京,在南京城里进行了大屠杀,有的人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人则被捆起来活埋,更有日军少尉进行“百人斩”。读到这,我恨不得到那个时代,将他们打退到自己的本土。

1945年,美国向日本长崎、广岛投掷了两颗原子弹,苏联也派兵参战,与此同时,中国抗日也进行大反攻,眼看革命将要胜利,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重发内战,在中国gcd的英明领导下,国民党被打退到台湾,革命终于取得胜利了。

没有gcd,哪有现在的美好生活。现在的我们,沐浴在党的阳光下,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长大为中国gcd效力,报效祖国。

《革命英雄故事》读后感7篇相关文章:

读白雪公主的故事读后感7篇

救火英雄电影观后感8篇

英雄之城纪录片观后感6篇

观看英雄之城纪录片观后感6篇

好故事观后感优质7篇

列那狐的故事的故事读后感8篇

学习老革命心得体会7篇

致敬革命英烈活动心得体会7篇

革命和建设时期心得体会7篇

数学故事加读后感6篇

《革命英雄故事》读后感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