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是我们对电影中情感表达和情节发展的感悟和体会,观后感是我们对电影中人物性格和行为的思考和评价,下面是58汇报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园博园观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园博园观后感篇1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六年级去园博园了,去之前老师让我们提前准备好了午饭,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7:50我们就坐上车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刚进园博园,我就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我不由自主、大吃一惊地说了一声:“哇塞!”因为园博园的景色、建筑、陈设等十分迷人、做工精致、小巧玲珑,实在是令人十分喜爱。但是最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银川花儿园,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银川,建成于公元前221年,面积9755平方公里,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人口200万,回族人口占全市的22%之多,这里回族风情浓郁,山水风光秀丽,自古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美誉,是国家园林城市。银川,阡陌纵横,湖泊相连,绿树成荫,稻果飘香,有“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赞誉。香水桥,顾名思义,可能你会认为是一座非常香的桥,其实并不是,我也来给你介绍一下它吧!它位于碧绿的香水湖之上,山石叠翠、百花争艳,是旁边的建筑给你带来一种从未有过的亲切之感,除此之外,还有怀远鼎、邀月廊、西爽亭、同心轩等一些小建筑。
音乐喷泉,通过这个名字,你能联想到什么呢?我一开始从网上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以为泉水能一边唱歌一边享受着自己唱的音乐呢!看来是我太天真了,其实我们看到的是喷泉装了许许多多的喷头,喷头是可以旋转360°的那些喷头里喷出来的水一喷,就像走进了花的世界一样,一束束“鲜花”组成了一幅美妙动人的画,仿佛让我走进了人间仙境一样。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高了素材,怎么样我的收获很多吧!真是“果实累累”啊!园博园的景色真是令我大开眼界、流连忘返啊!
园博园观后感篇2
周六上午,我们黄河口晚刊的小记者们在报社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园博园欣赏美景。
我们从南门口进去,满眼都是奇花异草,亭台林立。我们沿着丹顶鹤路来到河口园,里面有石磨,砺柱,石碾,妈妈说那是爷爷奶奶小时候干农活用的工具,我和好几个同学推着石碾试了试,妈呀,太沉了。河口园内有好些用缸子点缀的帆船,我们争着站上去留影。在利津园,我看到了最熟悉的展翅高飞的“凤凰印象”。
我印象最深的是广饶园,外面的围墙像竹简一样,上面写着很多字,很漂亮,可惜我不认识那是什么字体。园内有一个高高的台子,上面是战车和战马,还有巨大的马鞍和车轱辘。台子后面有一个两层楼高的走廊,我念叨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信步登上去,仰望旁边的战马,还看不到马头的头顶。走廊下面是一个水池,里面有栩栩如生的古装玻璃人,她们载歌载舞唱着吕剧,好像欢迎我们的到来。园子里有一种浓厚的古代文化:古装、古钱、古建筑,就连长椅和垃圾桶的设计上都有古代印象。园子的走廊边有一种像狗尾草一样的东西,开着紫色的小花,形状特像大大的狼尾巴。妈妈说这就是狼尾巴草。我感觉太形象了,在草丛中摆了几个pose。
我在青岛园看到了高高的海带和“蓝色舞曲”;在威海园看到了真实的海草房,在《爸爸去哪儿》里面看到的只是画面,这次是身临其境,我赶紧拍照留念。园博园里面还有很多值得留恋的美景:德州园的金菊;潍坊园的风筝;济南园的荷花;泰安园的石刻和盘山道等等,都使我流连忘返。
我喜欢园博园,里面不但有奇花异草的自然景观,还有哆啦a梦、小黄人、蓝精灵等童话世界里的朋友们。感谢园博园带给我的快乐,非常期待下一次再来游玩。
园博园观后感篇3
夏天。如果这样的时令去园博园游玩,赏一赏一年之中最好的朦胧之美,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我一直记得,大家行走在美不胜收的园博园里,即使遇到阴霾的天气,哪怕是远处的景致有些朦胧,那些景色在这朦胧的面纱下更加显示出婉约的柔美。就连细雨绵绵都带给人们喜悦的心情,细雨丝丝滋润着大地。
在春雨绵绵时节,一个人走在雅致的景区里,披着细雨,嗅着充满泥土清香气息的空气。但夏雨恰恰与春天相反,总是急匆匆的,它喜欢毫无预兆地来,又喜欢悄悄地离去,来时急暴的,不时呼来狂风,唤来雷电。倾诉自己的不悦。可并没有冲掉园博园的颜色,反而让它更为突出。
雨中的园博园最为如诗如画,漫天飞舞的雨在风里缠绵,雾气缭绕半山腰,整个景色朦朦胧胧,如笼罩一层薄纱。
薄纱下乖巧的竹房,撑一叶白茫茫烟雨,静静躺在摇篮中酣睡,湿漉漉的竹房于浅白飘雨中若隐若现,在雨中沐浴的绿叶娇羞又楚楚动人,雨水从花瓣上滑落,好似桃腮带笑的脸颊流过喜悦的泪滴,惹人怜爱。竹屋顶上的雨水顺着屋檐飞落到地面溅起一圈圈水花,不间断飘落的雨像赶去赴一场盛宴,在途经的屋前挂上一帘晶莹的珍珠,拂袖而过留下的水雾纷纷扬扬。飘扬的雨妙曼柔美,瓦片、地面、树叶是雨抚过的琴弦,急缓、清脆、低沉的声音,跳动出悠扬美妙的音符,陶醉在雨弹奏的乐章中。被人们望见,羞怯的竹屋,便躲在云雾后,人们一时又当作一回画家,用手机将他们合拍成了这幅动感的雨色竹云美图。
有人喜爱幽静雅致的小湖,有人喜欢奔腾不息的的江河,我却独爱这风景迷人的园博园。
我爱园博园,我爱它那富有诗意的景色,我爱它富有画意的氛围。
园博园观后感篇4
今天我们来到了园博园,在这里我们不仅学到了课外知识,还学到了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
我们坐着大巴车,伴随着鸟儿的陪伴、花草的伴随来到了园博园,这里真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我们随着人流来到了园博园的大门口,我们回头一看,人群密密麻麻。
在园博园里,有许多的园如:长沙园、合肥园、太原园,虽然我们没有依依进出,但是相信在这些地方肯定都是各个地区的特产吧!想到这里我就想到;‘园博园肯定是中国每个地区的形象与特产吧!’
我们随着导游来到了一个街道,‘噢,这就是电视上经常播出的街道的节目啊!’在这个地方,有许多都是穿着服装不同的人,有一个穿着小丑服装正在向我们打招呼呢!它不仅在跟我们打招呼还跟我们握握手,应该是要跟我们做朋友吧!后面是一个大大的森林了,呀!后面有一个花仙子,他在对我们微笑呢!后面怎么来了一个航天员,那不是航天员要登上月球的航空飞船吗那应该是让我们能当一名飞行员的榜样吧!就这样这个节目结束了。
我们随着人流来到了主展馆,在这个大展馆中,我们回到绿色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中只有我们这些同学是主管,我们都是一名侦探,来探索这之间的奥秘。我们又来到了卢沟桥的门口前,呀!
我们回到历史了,原来卢沟桥是这个样子的呀!期盼已久的卢沟桥终于展现在眼前了,我仔细观看古代与现代的不同之处,古代的衣着与现在完全不同,也许是现代的的人民头脑智慧超越了历史吧!就这样我们离开了主展馆。
在这一天中,我们一直都在外面但是我们不是去玩,而是去感受这世界的奥秘,探索现在为解开的人类之谜,所以在今天的这一课中,我的收获可真不小啊!
园博园观后感篇5
随着第八届园艺博览会在扬中的顺利开幕,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来参观以“水韵-芳洲-新园林——让园林艺术扮靓生活”为主题的园博园。
今天,秋高气爽,凉风习习,在这天高云淡的日子,我们跟随老师来到了扬中园博园。
主、副展馆位于园区的入口,设计灵感来自于长江中“绿岛”、“渔舟”、“江鱼”、“水鸟”的形体,建筑蜿蜒于主景区水面,宛如长江流经扬中的形态,如绿色的浮岛、展翅的水鸟、嬉戏的鱼儿。
步入主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两排苍劲有力的大字:让园林艺术扮靓生活、水韵芳洲新园林。盆景展区的盆栽琳琅满目、形态各异,有的高大挺拔,有的妖娆多姿,其中吸引我眼球的是苏州的参展作品《松云归鹤》,层层叠叠的松枝覆盖在盘根错节的树桩上,给人以古老沧桑、饱经风霜之感,这难道不是秋天的独特韵味吗?
在欣赏中缓慢移步,刚踏上二楼的阶梯却蓦然发现一株别出心裁的盆景,凑上前去看清标题:《苍根忆春》,一根弯弯曲曲的老根生展着无数青翠欲滴的嫩芽。古木逢春,铁树开花,体现出作者独到的生活感悟。“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古木尚能逢春,流水尚能西去,我们青少年又怎能颓废退缩、虚度年华、碌碌无为呢?
在好奇中,我满怀希冀地踏上了二层摄影和绘画展区。这些作品或大气,或精致,或古道西风,或小桥流水,或夕阳西下,或红梅映雪。琳琅满目的`作品中,《里下河渔歌》令我记忆犹新,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横曳着几艘渔船,岸旁花草树木掩映丛生,与绿水相得益彰,颇有韵律之美。渔船上,渔夫们有的在辛勤捕鱼,有的在甲板小憩,嘴里还哼着渔歌小调,颇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之美。
转过头去,熟悉的风景映入眼帘,哦,原来是《南山秋雾》!照片中烟笼寒水,芦苇繁茂,远山含黛,近山吐翠,白鸥展翅,野鸭击水……谁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家乡美丽的秋景是如此的平凡却又如此的迷人,令我为之沉醉,为之着迷,亦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那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随着一阵激昂的音乐,所有人的目光聚焦于音乐喷泉,喷泉似灵动的舞者,时而欢快跳跃,时而低吟浅唱,时而铿锵有力,时而宛转悠扬。“水韵芳洲”的主题曲令人沸腾,更令人震撼!在这一刻,秋的壮观展露无遗!
秋天是美丽的,秋天是收获的,秋游园博园让我对秋的美丽有了更深的感悟,对秋的收获有了更高的向往,正如勤劳质朴的扬中人不懈追求的中国梦!
园博园观后感篇6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一,同学们都怀着满心的期待迎接即将到来的园博园之旅,猜测着旅行的内容。只有我,对这次游园没有多少期待。因为早在国庆节假期时,我便已经来过了两次园博园,见到重复的风景,即使是再辉煌蓬勃的景色也会感到腻味。
抱着这样的心情,我坐上了公交车,准备好再次光顾熟悉的旅途,只能期盼几个星期不见的景色会有什么新的改变。不出所料,同样颠簸的路途,同样遥远的前方,公交车驶过的每一条路我都能叫出名字,一点点的小期盼就这样湮没在麻木的内心。“起码同行的人不一样了。”我这样自己安慰着。
一个小时的时间在单调的谈话中悄然离去,不知什么时候我便站在了园博园的大门口,恍惚听见有人在唤我,于是木讷地回应了一句,便又呆滞地随着队伍向前,向前。又一次站在气势恢宏的凤鸟前,我的心里却远不如第一次那样受到震撼。半蹲在队伍里,简单的摆了一个模式化的动作,没有笑,只是对着相机滑稽地咧开了嘴角。这样照完了合影,便是开始分小组进行游园了。
“早知道是同样的风景还来游园做什么。”我一边踏着灰色的石板路一边叹气道。
如果说我第一次来时感到震撼,为美景陶醉;第二次来那些没有看过的景色仍会带给我些许探险一般的神秘感;再来第三次呢?熟悉的路途,重复的风景,同样灰蒙蒙的天气,似乎再没有理由来第三次,可我现在就站在这里准备迎接第三次游园。
北门口再往前走一点便是一个展台,游人可以站在上面观看对面的山景。“噗”的一声,从细小的管道里便喷出了细密的水雾,白茫茫的一片,配上灰蒙蒙的天空仿若置身于云里雾里,对岸的`山体在“雾”中若隐若现,神仙境一般。可惜这种把戏我是早见过的并不感到多少乐趣,突然一股热量抛洒在我的脸上,一缕明光照射地我眼睛干涩,把我从思绪里拉了回来。我低下头眨眨眼睛湿润眼球,重新抬起头看时却又使我吃了一惊。
一缕缕阳光陆续从“白雾”中透出,一部分的山体被逐渐照亮了,露出黑色的山石。余下的一部分山体依旧是藏在了光透不过来的雾里,模糊不清,可这似乎完全不会影响游人的观感,半遮半掩,反倒是增添了几分古代文人们所追求的朦胧的美感。正如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绝色美女,坦诚相见确实美丽,但当她抱起琵琶,将自己的半边脸庞遮盖住,明知是同样的妆容,却能使人对琵琶后的面容怀有想象,充满了神秘感。
我目不转晴的看着眼前的景,顺着山体滑下的水流在撞击到湖面时发出“隆隆”的声响并溅起了水珠,晶莹剔透的水珠被阳光照的分外可爱,水雾间似乎还有一轮彩虹挂在水帘间?水在山石上留下水痕,在阳光下闪着白色的光。
而我在被反射的太阳光晃到眼睛之余只想收回前言,因为呈现眼前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仿若真正的仙境一般,我顿时恍然大悟,风景确实从没有变过,大概变得是我的心理罢了,以呆板的角度来观景,景自然无味;从富有想象色彩的角度来观景,也自然能从这“呆板之景”中品到不同的乐趣了。况且这风景也从没有什么一成不变之说,在天气的改变下就能使景观似乎大变一场,对于似乎遥远的前路,我又怀起了期待,正如那观看“半遮面”美女的文人一般,心境自然不同。
于是我不再恍然若失一般以过去的视角来界定了现在,再一次游园我更能品出令人感到回味的感受来才是。我重新走了一趟黄冈园的草堂;认真地把“茶圣”陆羽的人物介绍重读一遍;在楚文化馆通过体验现代科技手段与古文化相融合的项目,更加能体会到古人的智慧,为先人而赞贺;在那屈原桥的对岸是……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像我从未来过一般,沐浴在阳光里,又一次体会着第一次来一般的新奇感。
如果有机会,我定将再次回到这里!美丽的园博园!
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4篇《园博园观后感作文》,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园博园观后感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