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超市的教案8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具有包容性的教案能够尊重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公平与平等,一份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中实现更高效的知识传递,下面是58汇报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超市的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超市的教案8篇

幼儿园超市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按意愿独立地确定游戏的能力,鲜明而稳定。

2、让幼儿学会协商分配角色,与同伴积极交往,友好合作。

3、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确对待输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1、超市、银行、幼儿园等游戏玩具。

2、让幼儿了解超市、银行的工作性质、内容

活动过程观察及调整:

1、教师出示超市、银行、幼儿园等的'游戏玩具,直接引入游戏。师说"今天我们来玩角色游戏,这些玩具可以玩什么的游戏?"

2、师幼一起回忆上次游戏情况,指出游戏中的不足,提醒幼儿在这次游戏中改进。

师:小朋友也发现了游戏时我们有些地方做得不够,这次游戏时我们更要改正了,做个讲礼貌、爱护玩具的好孩子,好吗?

3、幼儿自选,合作布置游戏场景。

4、引导幼儿分配和协商角色,可用"自报公议"、"猜拳"的方法解决。

刚开始幼儿还在争吵着当同一个角色,在老师的建议下,学习着用谦让、猜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5、幼儿游戏,教师指导:启发幼儿各游戏串起来玩。

6、结束游戏:

(1)、组织幼儿独立地、有条理地归类摆放玩具和整理游戏场地。

(2)、让幼儿自评各自玩的游戏情况。

小百科:幼儿园,原称勘儿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的体制。旧称蒙养园、幼稚园,为一种学前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通常接纳三至六周岁的幼儿。

幼儿园超市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

2、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5以内的单双数。

3、幼儿能区分单数或双数。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2元超市场景、车牌、1—5的代用券、彩笔每人一支、兑奖卷、购物袋子、场地安排

活动重难点:

幼儿区分单数和双数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小司机开车去2元超市购物

2、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a、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看一看,你有几元钱?在2元超市你能买几样东西?

b、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3、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a、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多的钱吗?

b、集体思考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还会剩一张代金卷呢?

4、教师小结:

a像1、3、5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

2、4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b从1—5数列里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5、情景游戏:超级大积分

a积分卡小顾客们购物后2元超市为小顾客准备了一张积分卡,看看你的积分卡里的分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b积分大抽奖:小顾客们进行积分大抽奖看看出现什么数字请你们说出来是单数还是双数。

6、活动结束:单双号过桥

幼儿园超市的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幼儿的学习方法与生活不同于成人,提供给他们的学习内容应有助于其生活与发展,并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必须遵循幼儿发展规律与特点,满足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通过幼儿亲身参与,直接感知和体验来学习;对幼儿进行的综合,用整合的观念和方法组织课程活动。同时二期课改也提出数学生活化。因此,此次活动用逛超市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学习的兴趣和快乐的体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消费的过程中,体验货币的价值。

2、初步认识植物的根、茎、叶

3、通过讨论了解钱是大人辛苦挣来的,平时要节约用钱。

活动准备:

不同标价的商品若干、篮子、自制电脑、

幼儿人手10元(用雪花片替代),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宣布消息

顾佳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开了一家娃娃超市。里面的东西又多又便宜,欢迎大家光临。

顾佳说:我的超市还缺三个营业员,谁愿意?

幼儿自由聘请营业员。

二、高高兴兴逛超市

1、观察幼儿购买的情况,鼓励幼儿购买不同的商品。

2、适时引导幼儿看清标价后再拿。

3、观察幼儿付钱的情况,适时引导。

三、交流分享

1、你买了什么商品?(根据幼儿购买的植物介绍植物的根、茎、叶)

植物都有根、茎、叶,谁能找到这些植物的根?茎?叶?

幼儿指认青菜、芹菜、郝菜、萝卜、土豆等的根、茎、叶

2、你买了几件商品,他们分别是多少钱?

引导幼儿猜一猜算一算用掉了多少钱?还剩下多少钱?

3、引导:你们想知道我买了什么吗?我为我的妈妈买了酸奶,因为酸奶有营养,我妈妈吃了会健康。你们为什么要买这些东西?

你们真有爱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平时处处想到我们,关心我们,我们也要想到他们,关心他们。

4、引导:我们买了这么多东西,花了不少钱,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呢?

大人们平时赚钱很辛苦,万鼎洲讲他的爸爸常常要上夜班,王超说:她的妈妈每天要很早出门。爸爸妈妈赚钱这么辛苦,我们平时一定要节约用钱,对吗?

四、与客人交流

沈一阳:娃娃超市的东西可多了!请客人老师也来逛逛我们的娃娃超市,好吗?(幼儿邀请客人老师)

幼儿园超市的教案篇4

设计思路:

超市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如何使用钱合理的购物是幼儿从来也没有涉及思考过的问题,但这也是幼儿最为感到好奇和新鲜的事情,所以我们利用这样的场景吸引幼儿的兴趣。在模拟购物的过程中我们渗透了许多有关数方面的练习,这在无形中给予幼儿更多机会的思考,而这种思考优势极其有趣味和挑战性的。这不正是二期课改对于幼儿发展的新要求吗!

目标:

1、在模拟情景中,练习7以内的加减运算。

2、启发幼儿多角度的思考、利用排除法来猜测和判断正确的答案。

活动准备:操作材料包

活动过程:

一、去超市

师:你们都去过超市,那超市和去其他商店购物有什么不同呢?这里也有小超市,请你们看看超市里有哪几类商品?价格一样吗?(价格、品种,引导幼儿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回答)

小超市里有这么多东西,每人选两件你喜欢的,但总价不能超过7元。

幼儿互相交流:买了几元的xx和几元的xx,一共需要几元。

讨论:请你用一句话介绍一下你买了两件物品的价格和总价是多少?有谁的总价一样但两件物品不同的.吗?(练习7以内的不同算式加法)

小结:7元可以买两件也可以买三件甚至更多件不同物品,而且还可以买到不同类别搭配的物品。

二、猜猜买了啥

师:你们知道吗我也最爱去超市了,这是一家超市寄到我家的宣传资料,我把它放大了,你们看着里面的商品最便宜的是什么?最贵的是什么?

我看了宣传资料想挑选两件礼物送给你们,总价是7元,请你们猜猜会是什么商品呢?(将幼儿猜的物品整齐的摆列出来)你很聪明选择的2件商品加起来正好是7元,但是我购买的商品里没有学习用品(我购买的商品有一件是xx)请大家再猜猜会是什么呢?(鼓励幼儿在老师逐步排除的过程中猜出正确的物品)

幼儿园超市的教案篇5

设计意图:

超市购物游戏是幼儿十分喜爱且热衷的游戏活动,为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让幼儿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快乐成长,帮助幼儿了解超市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由此设计了本次社会活动《逛超市》。通过让幼儿参与超市购物的真实情景,体验在超市购买物品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从而体现社会领域活动化、生活化的理念。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超市的作用,物品摆放的规则,超市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尝试去超市购物,体验生活的乐趣。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

2、活动室里布置一个小超市。

3、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参观超市。

在参观超市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摆放、购物的流程、工作人员的工作分工等。

二、购买流程

回活动室后出示商品,引导幼儿回忆超市购买流程。

1、师:你们知道这些商品是从哪里买来的吗?超市中人们是如何买东西的?

2、幼儿讲述、交流自己在超市购买东西的经验。

三、购物流程图

结合幼儿用书及超市购物流程图,讨论超市购物要领。

1、师:超市有哪些物品?(让幼儿知道生活中的一般用品,超市里都有)。

2、师:这些物品是如何摆放的?这样摆放有什么好处?(让幼儿知道,超市的物品都是分类摆放的,这样便于人们寻找物品和超市自身检查货物是否齐全)。

3、师:商品上的标签有什么用处?(让幼儿知道标签可以让顾客看到价格以及收银员用仪器将价格输入到计算机中,最后可以将总价格显现出来)。

4、师:去超市购物的顺序是什么?(让幼儿知道流程是:进入超市——取购物篓/购物车——选择自己需要的物品——到收银台等待结账——提着购买的物品回家)。

四、游戏:“超市购物”。

1、师:我们班今天也开了一家小超市,大家来购物吧。

2、教师当收银员,幼儿当顾客,进行游戏。

五、谈话:超市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师:你们还去过哪些超市?叫什么名字?为什么要有那么多超市?有了超市,人们的生活变得怎样了?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可开展“娃娃超市”的游戏,让幼儿自由购物,进一步了解超市的购物过程,体验超市的方便和社会的'乐趣。

2、家园共育:家长去超市购物时,可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超市里的环境,认识超市的各种设施及购买程序。

活动反思:

社会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基于这一点,我在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上也是综合的。通过教学培养孩子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学习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在与生活联系的活动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熟悉。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还有,孩子们发现了标价,知道了爸爸、妈妈是根据这上面的价格来付账的。即幼儿取相应价格的物品。超市少不了收银员,由于担心中班的幼儿在计算方面较弱,不能找出幼儿们购物后付账时的是否正确。于是我请了2位老师来做收银员,来检查幼儿在购物时出现的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生动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们从认识各种各样的物品开始,与幼儿一起探索各种不同的物品,进而了解钱币与购物的关系,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机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幼儿自己动手摆放,把他们有关超市的认识转换成各种有趣的游戏。总之,在这个生活化的课里,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陪伴中班的幼儿一起经历这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语言还有待进一步概括与提炼。

2、教学中虽然在“动而有序”做了很大努力,但是还存在着对个别无序的现象,从中将促进我在课堂组织调控方面进一步提高自己。

3、教学中,对班中孩子出现的一些情况教学应变机智不够到位,教学应变能力将是我今后工作中一个需努力提高的方面。

在准备这节课中,我虽然感到有距离,有压力。不过,有压力就有动力,得到了中班段各位老师的辛勤指导。今后,我将不懈努力,不断地锤炼,勇于实践中的教学活动中充满真正的生命活力。

幼儿园超市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将6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继续学习正确目测6以内的数群。

3、乐意主动的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分类底版,6以内的实物卡片,相应数量的数卡

2、学具:超市售货员(分类底版,6以内的各种实物卡片,相应数(点)卡等),给一样多的发花(不同排列形式的实物操作卡,雪花片),一样多的放一起(6以内不同排列形式的实物卡片)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了解游戏玩法。

(1)出示分层式分类底版,各种球类实物卡。

教师:超市里有许多的球,让我们看看有哪些球呢?它们各是几个?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数数,并能说一说自己数的'方法。

(2)师幼共同讨论整理“分层货架”的规则:一样多的球放在一起

(3)幼儿示范分球,师幼共同读一读,检查分得对不对。

(4)出示3—5的数卡,教师:谁愿意来帮助球儿们找到运货的小推车呢?幼儿讨论得出:每层货架上放的球儿数量是几,就摆上数字几的卡片,把数卡放在每层货架的最后空格处。

2、小组操作活动。

(1)介绍各组活动(有重点的介绍“超市售货员”的规则)

(2)小组活动与规则。

第一、二组:超市售货员(能将6以内的等量实物放在一起,并为各底版空格处摆上相应的数(点)卡)

第三、四组:给一样多的发花(能用目测的方法进行6以内实物的等量判断)

第五、六组:一样多的放一起(能用目测接数的方法快速辨认实物卡上的数量)

(3)教师重点观察指导“超市售货员”的活动。

3、活动评价。

幼儿园超市的教案篇7

内容与要求:

1、了解超市里人们在做些什么,体验在超市中购物的便利。

2、尝试独立购物,能解决购物中遇到的问题。

活动准备:

1、进行参观超市前的安全。

2、幼儿每人带2—5元钱、记录表与笔。

指导要点:

一、参观超市:

1、看看超市与商场有什么不同,说说超市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观察了解超市中都有哪些商品,它们是如何摆放的。

3、观察超市里有哪些工作人员,他们是如何工作的。

4、知道人们进入超市后,先自选商品,然后到收银台付款。

二、自主选购:

1、学习看商品标签,如:1元、1.5元、2元、3元等。

2、思考如何合理地使用自己的钱款,尝试在没有成人的帮助下,独立选择和购买商品。

3、幼儿将自己购买的商品与价格记录下来。

4、当幼儿碰到问题时,教师引导他们想办法解决。

购买商品的名称

数量

价钱

总价

三、交流经历

1、你购买了哪些商品?为什么要购买这些商品?你是如何使用钱款的?

2、介绍自己购物的经过,以及在购物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幼儿园超市的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在逛超市活动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并初步感知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将自己的活动过程清楚正确地填写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格的好处。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

①银行,分有四个窗口,分别巾上1元、2元、5元、10元标志。

②超市:商品上分别贴上以1—9不同价格的标签。

2.钱币:1元、2元、5元、10元若干。

3.铅笔、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取款

1.师:今天我们一起去逛超市,那买东西时需要什么?(钱)那去哪儿拿钱呢?(银行)

2.(引导幼儿观察银行取款处)师:银行开设了四个窗口,你发现窗口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这个窗口只能拿1元或2元、5元、10元)

3.认识纪录单,并学习填写。

师:你去银行拿钱先要填单子,你要拿多少钱,就填在单子上,在这张单子上,我们填在哪儿?(在工标记处)

师:否则这么多人取钱会把钱取光的,那后边的人就没有钱取了,所以银行有规定,每人最多只能拿10元钱。你想拿多少钱呢?

4.请幼儿示范填单子。

(1)请一幼儿把想取的钱数填在单子上,例:取9元钱。

(2)师:怎样才能取到9元钱呢?该怎样拿?请一幼儿示范,师生共同检查。例:分别取了5元、2元、2元。

(3)学习记录取的钱币面额。

师:他是怎么取的呢?谁来帮他记下来?(请一幼儿示范记在启示单上)。

5.引导幼儿相互检查。

师:取好钱后可请朋友帮你看看取得钱和你想取的钱是否一样。

6.幼儿取钱,教师注意帮助幼儿检查。

(二)逛超市

师:拿了钱我们可以去逛超市了。

1.交待购物要求。师:这么多东西,每样东西多少钱呢?我们可以看什么?(标签)

今天我们每人只能买一样东西。出门时,请在自动交款处按商品价格交款、找钱。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

3.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三)记帐

1.师:今天我们都做了小主人,去超市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你们记得今天你拿了多少钱?买了多少钱的东西?还剩下多少钱吗?(请个别幼儿说说)可时间一长,就容易忘记,那怎么办呢?(记下来)

2.引导幼儿学习在记录单上记录。

师:那我们记在哪儿呢?(记录单上)。买多少钱的东西可记在哪一格?(“超市”格下)还剩多少钱记在哪儿?(“钱”下)边上的“?”表示你是怎么算的?把方法写下来,谁会记?(请一幼儿示范记录,全班检查)

3.幼儿当自己今日购物的账记下来,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看记录单相互介绍自己购物情况,请个别幼儿在集中介绍。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会用加减运算本领取钱、购物,还会用记录单记录记下自己购物的情况,真能干,那你觉得用记录单记录这种方法好吗?为什么(方便、不易忘、清楚)

今后我们还可以设计更多的更好的表格来帮助你,你也可以把你的好的方法介绍给爸爸妈妈或小朋友。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孩子有了足够的自由空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购买,积极性特别高,同伴间也有了足够的交流,孩子将这次活动的经验同以往相比,归纳总结出如何又好又快的购物,对以后的的良好购物习惯铺好路。

幼儿园超市的教案8篇相关文章:

超市工作的工作总结范文8篇

在超市打工的心得体会8篇

来超市的心得体会8篇

在超市打工的心得体会优质8篇

超市收银员的心得体会推荐8篇

在超市打工的心得体会模板8篇

幼儿园手工教案中班教案8篇

幼儿园教案数数的教案5篇

幼儿园音乐教案推荐8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反思8篇

幼儿园超市的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