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份教案中融入多样的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教案中的预设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下面是58汇报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石头音乐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石头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并用良好的心态对待输赢。
2、在老师引导下初步尝试与同伴间的合作学习与游戏,增进与同伴间的合作协调能力。
3、根据音乐旋律和节奏匹配动作,学会换位置找朋友的方法,遵守游戏玩法与规则。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石头剪刀布》。
二、新授游戏《石头剪刀布》。
1、游戏一:石头剪刀布。
(1)初步尝试合着音乐玩游戏。
(2)提问:刚刚玩游戏谁赢了?谁输了?输的'人要怎样?歌里是怎样唱的?由谁来打臀部?你们打了几下臀部?那平局怎么办?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友好与加油?
(3)合着音乐完整玩游戏。
2、游戏二:变魔术
(1)魔法师引入。
魔法师说:“你们石头剪刀布,谁赢了就要变成小猫,谁输了就要变成小老鼠,如果是平局就变成小鸟。”
(2)提问:赢了变成什么?那输了呢?什么时候变成小鸟?
(3)两位教师示范游戏。
(4)提问:我们是在唱完哪一句变小猫、小老鼠和小鸟的?
(5)幼儿尝试合着音乐玩游戏。
(6)请幼儿站起来合着音乐完整游戏。
3、游戏三:换位置找朋友玩游戏。
(1)引导幼儿将单圈变成双圈。
(2)教师示范换位置找朋友。
(3)请幼儿练习换位置找朋友。
(4)合着音乐完整游戏。
三、与客人老师一起玩游戏,结束活动。
石头音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ab段的欢快气氛,随音乐大胆创编村民劳动的动作。
2.在故事情境中熟悉游戏规则,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3.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音乐、手花
活动过程:
一、感受ab段乐曲,大胆创编动作。
1.完整欣赏音乐,结合故事情境了解“木头人”的含义。
2.随音乐节奏,大胆创编村民劳动的动作。
二、了解游戏规则,探索游戏玩法。
1.欣赏a段音乐,玩游戏“木头人”。
(1)幼儿随音乐自编动作,进行“木头人”游戏。
(2)配班老师做“熊”,师生一起玩木头人游戏。
(3)一幼儿做“熊”,再次游戏。
2.欣赏b段音乐,探索选“聪明人”。
(1)讨论:怎样把熊引开?
(2)和配班老师合作随音乐表演选“聪明人”。
(3)提问:村长是怎样选“聪明人”的?“聪明人”往哪里跑?
三、集体游戏“熊和木头人”。
1.师生合作:配班老师做熊,老师做村长,幼儿当村民完整游戏。
2.生生合作:两名幼儿分别做熊和村长,其他做村民进行游戏。
小百科:熊,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熊平时还算温和,但是受到挑衅或遇到危险时,容易暴怒,打斗起来非常凶猛。
石头音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把物品夹在下肢不同位置练习行进跳,体验下肢不同力量的运用。
2.体会游戏的快乐。
3.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商量表达表现的形式,大胆表演。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饮料瓶、纸板、布球若干。
场地:场地布置:在长方形空地的四个角分别布置商店、小猪的家、小兔的家和小袋鼠的家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游戏《石头、剪刀、布》为活动做。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扮演袋鼠妈妈:"孩子们,天气这么热,咱们买些饮料回家好不好?"启发幼儿用下肢夹住饮料瓶行进跳。用角色口吻提醒幼儿夹稳。
2.教师带幼儿跳到小猪的家,"天这么热,小猪也渴了,送些饮料给它吧"幼儿放下饮料瓶,夹上小猪送的水果(布球)行进跳。
3.小兔的家,幼儿又放下饮料瓶,夹上小兔送的饼干(硬纸板)行进跳,最后回到的家,品尝美味。
4.小结:表扬小袋鼠爱护朋友,并对幼儿把物品夹在不同的位置的做法肯定。
分散活动:
目标:能自由选择材料性的玩,与同伴和睦相处。
材料:高跷、绳辫、皮球过程:
1.鼓励幼儿自由选择材料与同伴,用不同的方法玩,有愿意练习夹物跳的幼儿设置障碍的新要求。
2.重点玩高跷的幼儿平衡,手眼协调。
3.教师注重在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幼儿的新玩法并给予肯定。
结束部分
和老师一起边念儿歌边做放松动作:"大面团,小面团。揉呀揉呀揉面团,揉呀揉,搓呀搓,捏呀捏,捶呀捶,甩甩手,甩甩脚,变成面娃娃,大家笑哈哈!"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整理材料后回班。
4:00-4:15离园准备(入厕、整理衣服)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石头音乐教案篇4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音乐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活动体验,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本节课我选用的音乐是《瑞典狂想曲》中的节选段落,此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再配以故事情节,通过多种感官通道,运用游戏表演的手段,充分让幼儿感受音乐,体验与同伴玩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一)在熟悉音乐ab段旋律和分辨乐句的基础上,能跟随不同乐段做出相应动作。
(二)初步学会根据音乐进行双圈集体游戏活动。
(三)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进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从1到10的数字贴
(二)剪辑《瑞典狂想曲》a、b两个片段活动重点:熟悉音乐旋律和分辨乐句的基础上,能跟随不同乐段做出相应动作。
学会根据音乐进行双圈集体游戏活动。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今天在来幼儿园的路上,我接到了黑猫警长的电话,它说一只狐狸装扮成鸡,混进了养鸡场想偷鸡吃,鸡妈妈知道后决定想找出这只狐狸,他是怎么找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欣赏音乐,感知a、b段音乐的旋律。
播放音乐,教师师范(如何寻找狐狸的动作)a:狡猾的狐狸在哪里,狡猾的`狐狸在哪里,嗯,嗯(做4遍)b:仔细看一看,仔细瞧一瞧,狡猾的狐狸,狡猾的狐狸可能就是你(做2遍)
(三)分段欣赏,学习用动作表现音乐。
1.通过观看,我有两个问题:
(1)鸡妈妈再找狐狸的过程中,做了哪些动作?(个别回答)
(2)"狡猾的狐狸在哪里?"这一组动作做了几次?(自由回答)
(3)"仔细看一看,仔细瞧一瞧"这组动作做了几次?(自由回答)
2.播放音乐,教师再次示范,验证幼儿的回答(分段验证)。
我们再来看一看,你们说的是否正确?
(四)幼儿学习音乐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的动作和游戏规则。
1.教师随音乐带领幼儿学习游戏动作刚才我发现有的人也想和我去找那只狐狸,接下来请小朋友起立找个空位置做好准备。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游戏规则到现在还没有找到那只狐狸,看来这只狐狸已混进养鸡场的数字窝里,不过没有关系,我们将狐狸关进养鸡场不让它逃走,接下来请男孩子端起妻子将大门堵住找个数字窝面向圈里站,女孩子将玻璃门也堵住找个男孩子对面站,这一次一定要找仔细,当然也是有要求的:
(1)做完一组动作,向右手方向换舞伴一次,共换四次。
(2)当"仔细瞧一瞧"说完后,对面两位互指对方换鸡窝,共做两组。
接下来我们先练习练习。(不配音乐)(五)播放音乐,做游戏"鸡找狐狸"。
(六)玩游戏"鸡追狐狸"(学习听口令,做出逃离或追逐)黑猫警长说了,狐狸藏在公鸡中,至于是几号鸡窝,要等它的信号,在这之前我先交给大家一个好办法:当听到发出数字信号时,内圈的"鸡"追赶外圈的"狐狸","狐狸"跑一圈后,若没被抓到,"狐狸"胜利,若被找到,"鸡"胜利。
1.幼儿进行集体音乐游戏(完整地表演公鸡母鸡交换位置找狐狸)2.公鸡母鸡交换位置再玩一遍。
(七)活动结束,律动出室指导语:"母鸡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把狐狸找出来了,让我们跟随音乐一起去庆祝一下吧!"
石头音乐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幻灯片内容胆表现欢快和笨重的两种不同音乐,并能根据音乐性质进行游戏活动。
2、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幻灯片、碰铃、双响筒、鼓。
2、了解小鸟、兔子、熊等动物的动作特点。
三、活动过程:
(一)观看幻灯片,助幼儿理解音乐内容。
1、看一看:(1)这是什么地方?(2)发生了什么事情?(3)都有谁?(4)后来怎么样?
2、说一说:(1)这里这么安静,怎样才能让森林热闹起来?
(2)每部分图片要配什么样的音乐?(幼儿根据自己对图片的感受,说说图片要配什么样的背景音乐。)
3、听一听:
(1)幼儿倾听教师准备的音乐,听一听是几拍子的音乐?
(2)感受图片与音乐相结合的效果。
4、玩一玩:教师弹奏,幼儿尝试跟着音乐唱唱跳跳。
(二)音乐游戏:熊与石头人。
1、教师扮熊,幼儿扮小动物游戏。
2、个别幼儿扮熊,其他幼儿扮小动物自由选择造型游戏。
3、打击乐伴奏深化游戏。幼儿按意愿扮演小动物,其余幼儿选择乐器为音乐伴奏。
4、游戏规则:教师弹奏舞曲,幼儿自由结伴舞蹈。教师弹奏《熊走》音乐,扮演“熊”的幼儿按节奏走出来,扮演小动物的幼儿自由做造型不动,动的“小动物”则被“熊”吃掉,退出游戏回座位等待。
(三)教师提出问题结束游戏。“今天小朋友玩的都很开心,请你们回家以后想一想,还有哪些不同的玩法,可以玩的和今天不一样?”
石头音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搜集各种石头及辅助材料制作石头打击乐器,使幼儿体验自制打击乐器的快乐。
2、通过操作,运用不同方法体验不同石头打击乐器敲击的'声音,培养幼儿对节奏乐兴趣。
3、选择自制的石头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感知声音的强和弱。
活动准备:
1、不同种类、不同大小的石头。
2、各种纸盒、空塑料瓶子、易拉罐(可封口的)、棒子等。
3、与音乐匹配的节奏卡一张。
活动重点:运用石头与辅助材料进行石头打击乐器制作。
活动难点:运用不同方法体验不同的自制的石头打击乐器演奏的声音。
活动流程:
导入活动——制作活动——介绍活动——演奏活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介绍各种幼儿搜集的石头及辅助材料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师:“我们小朋友搜集了好多石头和废旧物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制作石头打击乐器,练习演奏方法。
1、引导幼儿尝试用石头及辅助材料进行石头打击乐器的制作。
2、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及时给予幼儿帮助。
石头打击乐器制作、演奏参考:①两块石头互相敲打②将一些石头放入纸盒中摇晃③将一些石头放入塑料瓶中摇晃④将一些石头放入易拉罐中摇晃⑤将一块石头或两块石头(同时或交替)在纸盒(塑料瓶、易拉罐)上敲打等。
3、指导做好的幼儿用自制乐器练习演奏方法。
三、讨论活动:
a、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做的石头打击乐器以及制作方法。
b、请幼儿演奏自制的石头打击乐器,其它幼儿倾听乐器发出的声音,感知声音的强和弱。
四、石头打击乐演奏。(音乐自选,以节奏鲜明为宜)
a、幼儿合奏进行表演。
b、互相交换石头打击乐器进行表演。
石头音乐教案6篇相关文章:
★ 小羊音乐教案5篇
★ 音乐鉴赏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