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沉与浮教案优质8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应考虑到课堂的时间管理,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有一份清晰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讨论,下面是58汇报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科学沉与浮教案优质8篇,感谢您的参阅。

科学沉与浮教案优质8篇

科学沉与浮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寻找物体浮起来的原因。

2.能在操作活动中大胆提出猜想,并学习实验验证。

3.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发现,体验实验活动的乐趣。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沉浮现象有一定的感知,有初步实验的经验。

2.物质准备:树叶、树果、树枝、花瓣等若干,八只做实验用的脸盆(半盆水),记录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问题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1.师:秋天即将过去,冬天就要来临。树林里的小蚂蚁要到河对面运粮食准备过冬。请你帮小蚂蚁想想看,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蚂蚁既简单又安全地过河呢?

2.师:如果你是小蚂蚁,在树林里你会找什么东西来办忙?

3.但是蚂蚁选泽坐船,哪些东西可以当小船的材料呢?

二、预测猜想,第一次操作

1.师:刚才小朋友帮小蚂蚁想了很多可以当小船的材料。我们来看看小蚂蚁自己在树林中找到了哪些材料?

2.师:对小蚂蚁来说,选择合适的材料做小船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它的生命安全。那我们再来帮帮小蚂蚁吧,看看哪些东西是适合做小船的,哪些是不适合的,为什么?

3.师:刚才小朋友说的还只是你们的猜测,那么有什么办法证明猜测是否正确呢?

4.验证操作。师:我们知道实验是科学家做的。既然我们今天做了小小科学家,就要像科学家那样规范操作。先请你们仔细看看需要验证的材料,并把它画在你的记录纸上,像科学家那样预测一下它们在水中的情况,做好第一次的记录。然后就可以开始实验了,做一样实验记录一样。每一样物品做完后要放回箩筐中。最后我们还要一起来说说我们的实验结果和我们预先的猜测是否一样。实验时注意轻轻地放材料,尽量不要把水弄到桌子上,如果有水出来了,要及时用抹布擦干。

5.交流第一次实验结果。师:请大家收好所有的实验材料,一起来看一下我们的实验结果。根据你的'试验,你觉得什麽做小船最合适,为什么?环节分析:此环节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实验结果,体验实验过程的快乐。

6.小结:今天我们像科学家那样用实验的方法帮助小蚂蚁找到了合适的做小船的物品,小蚂蚁一定会非常感谢大家的。

三、进一步尝试实验,感知物体的浮力

1.师:既然我们的小科学家这么厉害,我还想问一个问题。

2.师:为什么叶子在水里会浮起来呢?

3.再次实验,初步感知浮力。师:接下来我还要请大家来做一个实验,请你将树叶轻轻地放在水面上,然后用你的食指轻轻地点在中间,慢慢地向下压,你的手有什么感觉?压到水底的时候再放开,树叶怎样了?等下请你们来说一说。

4.交流实验结果。请个别幼儿描述表达实验过程中的感受,初步感知水的浮力。

5.小结:(手指演示)原来树叶在水中飘着的时候,如果你用手往下按,水里也有一种力在推着你,让你觉得有些重,等到你把手放开的时候,水的力就一下子把树叶又推到了水面,这种力就叫浮力,原来水是有浮力的。

四、延伸活动

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师: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会浮在水上,大家可以再去找一找、做一做实验,看看不同的东西在水中的浮力是不是一样的。我们聪明的人类利用水的浮力发明了很多方便我们生活的东西,我们下一次再来研究研究吧!

活动反思

增强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活动中教师通过两个问题情景的创设,把模式贯穿其中。通过孩子的猜想,验证,发现浮力的秘密, 培养孩子严谨的科学态度,懂得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科学沉与浮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淀粉遇到碘水会变成蓝紫色这一神奇的现象。

2、在玩一玩、试一试的过程中找出含有淀粉的物体。

3、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体验发现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碘水、用淀粉水画好的“神秘书”、棉球。

2、ppt课件。

3、苹果水、橙汁、玉米粉水、米粉水;记录表。

4、录音片段。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美猴王送“无字天书”。

1、师:今天老师请了一位神秘的客人,我们来看看是谁。

2、孙悟空送礼物。

3、师:让我来看看孙悟空到底送了什么给我,咦,我怎么看不到呢?

(二)探索活动:读“无字天书”。

1、幼儿用碘水动手发现“无字天书”上的.内容。

2、播放ppt。孙:我在无字天书上用白色的淀粉画了小动物,碘水和淀粉是一对好朋友,当它们拥抱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出现蓝紫色。

3、你们看过淀粉嘛(出示袋装淀粉)它是什么样子的呢?(白色的、粉状的)

(三)探索活动:淀粉在哪里。

1、师:你们知道淀粉是从哪里来的吗?我们来听听孙悟空是怎么说的。

2、老师这里有一些植物水。(出示准备的物品)幼儿探索发现,并做记录。

3、师:都找到啦!谁来说说你选的是什么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师:还有什么植物中也有淀粉呢?我们来看看(图片)。

(四)结束活动:激起幼儿去生活中探索和发现的欲望。师:生活中还藏了很多植物,它们也有淀粉,我们可以用什么来发现它们呢?那么下次请你们都来告诉我你们都发现了那些植物好吗!

科学沉与浮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园林式、花园式是幼儿园环境的一大特色。当幼儿园的绿草坪被围起来,插上“养护期间,不得入内”的牌子时,幼儿感到非常不解。通过观看录像、听故事等活动,让{幼儿了解小草和树木的作用,感受它们的好处,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小草的作用及保护小草的方法。

2.激发幼儿爱小草、爱大自然的情感。

3.使幼儿初步树立环保意识。

活动一:我们和小草

?活动准备】

1.录像带:大草原、鸟语花香、绿草茵茵的景象,黄河水咆哮奔腾的景象,沙尘暴肆虐的景象。

2.小木偶:青草娃娃。

3.大的背景图一幅,纸做的供粘贴用的小草若干。

?活动过程】

1.老师请幼儿观看录像里的两组对比鲜明的风光。

师:小朋友,喜欢哪个风景?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风景里的大片绿草地。

2.了解小草的作用及保护小草的方法。

(1)师:你知道小草有什么作用吗?幼儿讨论后,老师帮助归纳和总结。老师讲《小泥块别害怕》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小草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2)师:小朋友应该怎样去爱护小草?幼儿讨论后,老师进行总结。

3.老师出示木偶――青草娃娃,用青草娃娃的口吻讲故事《没有家了》。

4.请幼儿动手为青草娃娃布置美丽的'家――在背景图上粘贴“青草”。

?活动延伸】

1.在语言区投放与小草有关的儿歌、歌曲。

3.组织幼儿为幼儿园的草地拔除杂草。

活动二我们和小树

?活动准备】

1.“小树娃娃”木偶,浇水的工具。

2.事先联系好幼儿园的花匠。

?活动过程】

1.老师与幼儿一起参观幼儿园里的树木,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较常绿树和落叶的异同。实地参观后,老师进行总结,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1)按树的高度和分枝的情况,可将树分成乔木和灌木两大类。而乔木类中,又可汗成常绿树和落叶树两子类。

(2)常绿树几乎整年都是绿色的(如幼儿园的榕树、荔枝树、龙眼树等),而落叶树一般在冬季时,树叶掉得精光,等春天来到的时候,再抽叶开花或先开花后长叶(如幼儿目的石榴树、木棉树等)。

2.老师出示木偶――小树娃娃,讲故事《我的好处真多》,帮助幼儿了解树木有以下几方面的用处:

(1)树木呼出的是氧气,吸入的是人类呼出的二氧化碳;树叶可以吸收灰尘,让空气变得清洁。

(2)树可供人们乘凉,可以减低噪音,防止水土流失。

(3)木材可以架桥和铺路,做各种各样的家具,制作纸张等等。

3.讨论:我们应该如何爱护树木?

(1)请幼儿听歌曲《爱护小树苗》,让幼儿知道不能乱摇树苗。

(2)教育幼儿要节约用纸,少用一次性筷子,不能随意砍伐树木。

(3)老师向幼儿介绍植树绿化和植树节的意义。’

4.到户外为树木浇水,听花匠叔叔介绍如何养护树木。

?活动延伸】’。

1.学习歌曲《爱护小树苗》《种树谣》,音乐游戏“围着小树做游戏”。

2.开展美术活动,如线条画――大树、棉签手指画――果树、撕贴画――美丽的大树、小制作――叶子拓印画、树叶贴画、自制叶脉书签等。

3.进行智力游戏“看谁种树多”,帮助幼儿掌握各种树木的名称。

4.师生同玩体育游戏“植树造林…‘松鼠上树…‘大家来植树”“爱护小树苗”。

?设计评析】

在活动中老师充分利用了幼儿园的资源――众多的树木和花匠叔叔的丰富知识,通过参观、谈话、故事、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幼儿了解了树木的有关知识,并结合实际对

幼儿提出了节约用纸、少用一次性筷子的倡议。

?资料链接】

儿歌《小青草的话》

小宝宝,小宝宝,我是公园里的小青草。看我的个儿小,我的用处可不少。有我刮风不扬土,空气清洁不干燥。我是公园的美容师,我为绿化立功劳。小宝宝,小宝宝,别踩我的头,别压我的腰,爱护我们小青草,请把我的话记牢。

‘故事《没有家了》

草原上,小草在蓝蓝的天空下,在和暖的微风中,一起唱歌跳舞,幸福快乐地生活着。草原边,有一片美丽又茂密的大森林,它们为小草挡着风沙。可是有一天,来了许多人,到森林里乱砍乱伐,还有许许多多的人来草地上放牛牧马,太多的牛羊啃掉了一大片青草。最后,刮起了狂风,狂风把风沙吹起,风沙落在草地上,把碧绿的小草掩埋了,小草失去了家,难过地哭了。

故事《我的好处真多》

小朋友,我叫树,你到处可以看见我,你可知道我的用处?

我喜欢阳光,我的叶子在阳光下放出新鲜空气,使人们身体健康。我的叶子集合在一起像一把大伞,能够吸热,人们可以在树下乘凉学习;我的叶子表面长着许多绒毛,可以吸灰尘,让空气清洁。我的根牢牢地扎在地底下,保护着土地。我的身体能架桥、铺路、建房子、做各种家具、造纸等。小朋友喜欢吃的许多水果,都是树的果实。

科学沉与浮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冬天到了,知道冬天很冷,人们有很多保暖的方法。

2、通过观察冬天的花草树木的变化,知道冬天的天气特征和人们的衣着变化。

3、学习词汇:冷、暖和。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冬天的衣服

2、活动器械若干,每人一条皱纹纸。

活动过程

一、把幼儿带到户外找冬天,并带到没有太阳的地方进行谈话。

1. 提问:你站在这里感到怎么样?(很冷)

2. 教师:冬天的风吹在身上,耳朵上,吹在脸上感觉怎么样?

(幼儿自由谈论)

3. 请每个幼儿将自己的皱纹纸举起来让风吹,看看会怎么样?

(风会把皱纹纸吹得很高很高)

4.让幼儿感觉一下,冬天的风吹在脸上有什么感觉?

5.教师小结:冬天来到了,冬天的'风可厉害了,吹在身上很冷。

二、让幼儿回到教室自由谈话。

1、教师:冬天到了,北风呼呼的吹,吹得我们很冷,怎么办?

2、提问:想什么办法,能使我们暖和起来?

(要穿厚厚的衣服,外出时要外套,戴帽子、手套、围巾;还可以用取暖器、考火、开空调等;

还要多运动,多锻炼身体)

3、教师:在幼儿园最好用哪种方法?

(多运动、多锻炼身体,如跑步、跳舞、做操、游戏等)

三、热身运动(跳跃、搓手、弯弯腰等活动)

四、户外活动

1、幼儿自选活动器械进行活动。

教师提出活动安全要求。

2、结束活动

教师:现在身子感觉怎么样了?还感到冷吗?

3、请幼儿与教师一起收拾好器材回教室。

科学沉与浮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用图画描述出北斗七星的形态特征;能应用已有经验对星座变化规律进行预测;在长期的观察活动中培养记录、分析资料并对科学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的能力。教学重点:学生小组观察计划的设计,学会一些观察研究星座的方法。认识星座。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在夜间持之以恒的观察星座和星空。

能力目标:与探究四季星空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做到尊重科学、尊重证据。学情分析:本课与上学期的《秋季星空》、《冬季星空》以及17颗《夏季星空》一起,共同组成了四季星空的长期研究活动,本课主要是研究春季星空的星座变化,了解春季的典型星座,进一步探究星空变化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春季星空的代表星座北斗星、猎户座的具体位置及变化规律;了解不同季节、不同时刻星座变化是有规律的。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春季星空》图片、录像。

2、学生准备:学生的观察记录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教学引入

残雪消融,枝头绽绿,斗转星移。转眼间,春天到了,在秋季和冬季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有没有变化?北斗七星和冬季其他星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同学们进行交流,回答

教师播放春季星空的录象。

提问: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再结合刚才观看的录象,你有什么发现?

展示课题:春季星空

学生交流观察结果。

对观察结果进行初步整理分析:从冬到春,星座在“一天之内”和“从东到春”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交流、表达。形式可以多样。

说出自己对星空的认识,说说北斗七星在夏季和秋季、春季的位置变化。

通过谈话的方式让同学们在上学期学习了秋冬星空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研究天上的几个主要星座从冬天到春天都有什么变化,为后面的学习准备好事实资料。

重点认识北斗七星在春季时的位置。

自主观察

交流总结

一、方案制定

经过我们的观察猎户座一天之中有变化吗?从冬季到春季星座又有什么变化呢?

同学们能不能画出北斗七星的形状吗?画出冬季和春季的北斗七星的形状。

大家都有了自己猜测,有的觉得星座是在自西向东动,有的觉得星座自东向西动,有的觉的星座在围绕某个点在动但是自己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该怎么办呢?

观察星座需要一些工具,你们都需要什么工具呢?望远镜?还是用自己的双眼。

共同交流完善方案。

二、观察实施

1、整理去年以来对秋季和夏季星空的观察记录。

2、让我们小组合作一起动手完成1月5日、4月15日、10月15日晚9:00北斗七星在天空中图像的绘制。

3、仔细观察四季中北斗七星以及猎户座的形态和位置,你们能不能发现有什么变化规律吗?

4、师小结: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

斗柄南指,天下皆夏;

斗柄西指,天下皆秋;

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三、认识狮子座

1、展示狮子座挂图

2、狮子座在北斗七星的什么方向啊?

观察狮子座的形状。特点:

师提示:镰刀形、尾巴向东,由三颗星组成一个三角形。

四、我们来寻找北极星

展示挂图

(利用北斗七星、仙后座寻找北极星)

1、各小组绘制找星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利用自制学具演示北斗七星、仙后座与北极星的关系

3、教师小结:利用北极星、仙后座寻找北极星的方法,并下发北极星、仙后座寻找北极星的'图片,供小组练习。

4、各小组汇报找星方法结论

5、师总结:要找到北极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北斗七星。从北斗七星勺子上的最外第2星沿直线向外延伸5倍距离。看到的这颗亮星就是北极星。

应用拓展1、让学生进行寻找北极星的活动。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只要找到就可以。

然后坚持观察北极星,知道晚上如何运用北极星寻找北方。

2、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一系列探索活动进行评价。

3、继续观测北斗七星,为学习下一课夏季星空做好事实资料的准备。

板书设计:

春季星空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

斗柄南指,天下皆夏;

斗柄西指,天下皆秋;

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北斗七星北极星狮子座

教学反思:

1本课教学学生在进行了长期的秋季星空与冬季星空观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春节星空的变化,了解了春节的典型星座,进一步探究了星空变化的规律。

2我鼓励学生对星空进行长期的观测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观察、记录,提示学生在课前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整理,为课堂交流观察资料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鼓励学生参与探究四季星空的长期科学探究活动中。

科学沉与浮教案篇6

设计意图:设计水是孩子生活中最常见的,孩子们都喜欢玩水,而“水”中也蕴

藏了许多的知识。“抓住孩子周围的事物对他们进行科学教育”是《纲要》中所要求的,也是最容易让孩子接受和理解的,因此我选择并设计了本次活动。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了解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有的东西在水中会被溶解。

2、培养幼儿热爱科学,乐于尝试的精神。

二、活动准备:

1、“水”的字卡、两个玻璃缸、米、水、盆、小桶、小筐、玩具。

2、每组一份白糖、盐、果珍。

3、人手一条毛巾、半杯水、吸管。

三、活动过程:

1、教师以字宝宝“水”引出活动主题。

提问:“水是什么样的?”引导孩子寻找水的秘密。

2、(1)第一个秘密:水是透明的.。

教师出示装有水和米的玻璃缸进行演示,引导幼儿发现水是无色、透明的。

(2)第二个秘密:水是会流动的。

第一步:教师用带有小洞的小筐装水,引导幼儿发现水是流动的。

第二步:请幼儿玩玩具,自己动手操作并感受水的流动。

(3)第三个秘密:有些东西在水中会被溶解。

请幼儿选择糖、盐或果珍放入杯中并搅拌,引导幼儿发现它们在水中是可以被溶解。

3、教师总结水的三个秘密。

4、教师提问:“水”的作用?并渗透环保教育和品德教育,让幼儿从小懂得保护水和节约用水。

科学沉与浮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发现土豆沉浮的现象,感知盐的多少与土豆沉浮的关系。

2.在实验中学会观察现象并记录,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现象。。

3.喜欢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盐水、清水每组各一盆;土豆每人2个;装有清水的.盆子每人一只、勺子每人一只;每组一盆盐;记录纸、笔。

活动重点:

通过操作发现土豆沉浮的现象,知道土豆在盐水里能浮起来。

活动难点:

感知盐的多少与土豆沉浮的关系,在实验中学会观察现象并记录,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现象。

活动过程:

一、通过对比操作,了解土豆沉浮,激发幼儿兴趣。

1.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都很能干,今天老师请你们去做一个小实验,后面的桌子上放着两盆水,请你们每人拿一个土豆,分别放进两盆水里,仔细观察土豆在水里会怎么样?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4.你们刚刚玩的时候,你发现你的土豆在水里怎么样了?

5.小结: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发现了土豆放在两盆水里有浮上来和沉下去的两种不同现象。

5.那为什么会这样呢?让土豆浮起来的水有什么秘密呢?

二、做一做土豆沉浮的实验(探究操作盐的多少与浮力的关系)

1.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土豆、清水、盐,这些材料能让土豆浮起来,你们想试试吗?

2.交待实验规则:用勺子取盐时,取满满的一勺,然后用筷子刮平,放入水中,多搅拌几下,让盐溶解到水里,把土豆放进去,仔细观察土豆能否浮起来?如果浮起来用“↑”(往上的箭头)表示,如果沉下去用“↓”(往下的箭头)表示,并记录你用了几勺盐。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4.展示记录结果,交流、讨论。

5.小结:原来要让土豆浮起来,加一点点盐是不行的,要有一定量的盐。

三、再次实验,体验成功的乐趣。

1.刚刚我们没有让土豆浮上来的小朋友你可以在去试试看,让你的土豆也浮起来。其他小朋友可以去帮帮他们。

2.这次你们的实验成功了吗?

3.展示记录结果,交流。

四、延伸

1.那除了盐,还有什么溶化在水中,也会使土豆浮起来?

2.请你们回家用你们刚才说到材料回去也做做实验,明天把结果告诉我们。

科学沉与浮教案篇8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过程与方法

1、按照说明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2、制作简易潜望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反射的图片或课件、潜望镜模型

分组实验:手电筒、小镜子、制作潜望镜的材料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室的日光灯管,上面为什么要装灯罩呢?

2、照亮目标

1)书上有三个照亮活动,请仔细阅读操作要求,并在书上画出光的路线

2)学生反馈实验发现

3)什么叫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3、运用光的反射

1)汽车反光镜(凸镜)

2)医生带的额镜(凹镜)

3)试着画出光的路线图

4)不锈钢勺的内外两面

5、做一个潜望镜

1)自学书上的制作要求

2)每个人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制作

3)利用反光镜制作的其他玩具:万花筒、观景箱等

6、反光带给我们的不便

1)玻璃幕墙光的污染

2)瞳孔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强弱

六、作业设计

万花筒的制作

七、板书设计

2.4光的反射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汽车反光镜:凸镜 医生带的额镜:凹镜

光的路线图 光的路线图

潜望镜的制作

八、教学后记

科学沉与浮教案优质8篇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模板参考8篇

大班科学教案模板最新8篇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精选8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8篇

小班科学好吃的梨教案8篇

科学植物的根教案8篇

科学小实验大班教案8篇

科学探索室教案8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空气教案最新8篇

纸站起来了科学教案8篇

科学沉与浮教案优质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7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