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教案确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避免知识点的盲区,教案的细致安排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知识,避免学习中的盲目性,下面是58汇报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课文《漏》教案最新6篇,感谢您的参阅。
课文《漏》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乐与参加数学活动
2、能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有颜色标记的鱼缸3只 钓鱼工具人手一套 每人一个小篓 3种颜色、大小不同彩色鱼若干(红黄绿 3种)钓鱼池的场景布置
猫妈妈的头饰 小猫胸饰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老师戴上猫妈妈头饰当猫妈妈 幼儿戴上胸饰当猫宝宝
一、幼儿闭上眼睛做睡觉状
老师:宝宝们 起床了(听音乐做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宝宝们 你们饿了吗 ?(饿了) 今天的天气真好啊,宝宝和妈妈一起到外面去钓鱼好不好?
幼儿边听音乐边钓鱼
(领幼儿到鱼池的场景布置,让幼儿自由钓鱼。钓到的鱼放在小篓里,等鱼池里没有鱼了让幼儿回到座位上坐好。)
老师: 鱼池里的鱼都钓完了 ,我们回家吧。带领幼儿回到座位做好。(把鱼竿收起来放在小椅子下面)
老师:宝宝们真厉害,钓了怎么多的鱼,我们来看看这些小鱼好吗?
请个别幼儿拿着自己的'小篓上前说说你钓了些什么样子的鱼,它们是不是一样的?(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它们都有些什么颜色?( 红、黄、绿、)(还有什么地方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大有的小)
请幼儿把大的鱼给妈妈吃。
老师:小鱼太多了,我们先把它们养在鱼缸里好吗?
(出示有颜色标记的鱼缸3只)(红、黄、绿、)提问:这个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颜色不一样)这个是什么颜色啊?
今天妈妈要来考考宝宝。妈妈要请宝宝把小鱼按照它们身上的颜色,把它们送到一样颜色的鱼缸里。
幼儿操作活动
那就请宝宝轻轻地把小鱼送到鱼缸里,要有秩序,一个一个放,千万不要把他们送错了。
请你们看看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哇,宝宝可真棒啊!把红的鱼送到了红色的鱼缸里,把黄的鱼送到了黄色的鱼缸里,把绿的鱼送到了绿色的鱼池里,真厉害!
妈妈现在给你们每个宝宝一条鱼 你们自己出去玩,可以和别的宝宝互相说说你的小鱼是什么颜色的。
课文《漏》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女”和“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
3、观察自选商场,了解自选商场的购物方式,体会它给购物的人带来的便利。
4、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乐趣和在生活中主动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感受学习乐趣,培养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趣释题
1、师:同学们,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一个画面,注意观察:画面中的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学生看课文中的插图后回答,师板书课题:自选商场。
认读课题中的生字,齐读课题。提醒课题中需注意的生字:“商”和“场”的声母都是翘舌声母,分别是“sh”、“ch”。再读课题。
2、师:你去过自选商场吗?自选商场有什么特点?它给你怎样的印象?你喜欢自选商场吗?
学生先与同桌互说,再指名说。
二、图文结合,识字学词学文
1、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书中的插图,联系你去过的自选商场想一想,你觉得自选商场的东西怎么样?
生答,自选商场的东西很多,价格比较便宜,可以自由选购,很方便等等。
2、师:是的,自选商场的东西非常多。其中有孩子们熟悉的很多商品。请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哪些东西,认识这些东西的同学请大声告诉老师它们的名称。
出示媒体资源课件中的“念一念”。
中学生凭借课件中的实物图逐一说出其名称,教师利用屏幕上出现的相应带拼音的词语,教学词语。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本92页的词语,同桌互帮互学,互教互查。
3、师:小朋友们,在这篇课文当中有一些新朋友,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播放媒体资源课件中的“认一认”,教学要求认识的字。
找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适时学习女字旁和竹字头。
4、师:小朋友们读的真准确,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能把课文读流利,自己读一读课文吧。
学生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5、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随机纠正发音。
6、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更正读音。
7、师:我们知道,自选商场里除了课文中写出来的这几种商品外,还有很多其他商品,你知道还有哪些商品吗?
生答。
师:正如课文第一句话所说:“自选商场里的东西真多。”板书:东西真多。
学习课文第一句:
(1)自读,指导朗读,把自选商场里商品“真多”的特点表现出来。
(2)及时在这一语言环境中认读、巩固生字、词语。
(3)特别提醒学生:“东西”的“西”字读轻声。
(4)自读,赛读,齐读。
8、师:插图中的小朋友和妈妈在自选商场里买了些什么东西呢?是怎么买的?请结合插图、借助拼音认真的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告诉老师和同学。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带着问题自读思考,回答问题。
(2)指导朗读,注意读好长句子之间的停顿:我和妈妈/从货架上/选了一些食品。收款的阿姨/用电脑/很快算出了要付的钱。
(3)通过互听互读、抽读、男女生比赛读、引读、领读,齐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练习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4)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三、作业
教案《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自选商场》教案》,
课堂作业
1、给生字注拼音、组词。
巾()()牙()()
2、把句子补充完整
自选商场里东西真多,有……有……有……有……
可补充课文中学的内容,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补充其他内容,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课后作业
1、把从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和对自选商场的了解讲给家长或小伙伴听听。
2、收集自选商场里的商品名称,为第二课时的一分钟“自选商场商品知多少”比赛做充分准备。
第二课时
一、快乐热身
1、多向“开火车”
用卡片检查第一课时认读词语,识记生字的情况。
以个人为单位在小组内“开火车”,以小组为单位在整个班级内“开火车”。复习巩固词语。生生参与。
2、赛读句子
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的句子,学生先自己练习朗诵,再在小组内互听互读,然后在班上自愿选读或全读。
教师鼓励读的准确、响亮、流利者,有问题者及时纠正。
二、亲身“体验”
1、师:自选商场里的东西那么多,想想看,它们是怎么摆放的?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呢?
提示:按品种归类摆放,好看,便于管理,方便顾客……
2、师:假如你就是自选商场的工作人员,请将屏幕上出示的这些词语所代表的商品按品钟归类,摆放在“货架”上,并说说这样分类的理由。
出示媒体资源“学一学”中的词语
通过词语的排列,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一类是食品,一类是生活用品,一类是学习用品。
教师适时板书:
食品:面包牛奶火腿肠……
生活用品:牙膏洗衣粉……
学习用品:铅笔尺子作业本……
……
通过归类摆放,让学生进一步知道这样做的好处,从而顺水推舟的得出结论:在自选商场买东西真方便。
3、师:是的,“在自选商场买东西真方便”。板书:真方便。
学习最后一句话
(1)自读。
(2)指导朗读,把自选商场里买东西真方便的特点表现出来。
(3)再次提醒学生:“东西”的“西”读轻声。
(4)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经历,用具体事例谈谈对句子的理解,进一步感受“在自选商场买东西真方便”。
三、巩固深化
1、引导学生整体回归文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看图、读字词、课文,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2、帮助学生整理学习收获。
3、启发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
四、指导书写
1、播放媒体资源课件中的“写一写”,教学生字的笔顺。
2、学生描红,练习书写。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当堂纠正。
五、拓展延伸
开展一分钟“自选商场商品知多少“比赛。
要求:商品名称不能重复,本课学的商品名称不能“丢”。
教师掌握时间,学生同桌或自由搭伴交换说商品名称、交换数商品名称的数量。优胜者获奖,再次“表演”。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根据需要去自选商场买东西,再去亲身感受其商品之多和在自选商场买东西的方便,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一则小小的日记,拿到班上与同学交流、分享。
课文《漏》教案篇3
这组课文有四篇:一《天火之谜》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三《诺贝尔》四《滴水穿石启示》,应当说这个主题单元,主题清楚,那就是“百折不挠——讴歌了一组不屈不挠、持之以恒、不断进取的伟大人群像”。
这节课我觉得比较成熟,尤其是教法、学法、形式多样,具体来说:
一、运用对比,读懂信念。
1、《国榷》一书数字的对比。(时间上;年龄上……)让学生读懂谈过治学的刻苦,治学的严谨、治学的困难等;老师紧扣文本,让学生去触摸文本,研读文本,并体会数字背后的含义,读懂谈迁的不屈不挠,坚定不移的信念;
2、两次撰写《国榷》的对比。
3、谈迁在《国榷》一书完成后与失窃后心情的对比。
二、扣词导读,感悟形象。
紧扣“厄运打不垮”“信念”这课题关键词,前后联系,以本为本,在多样的阅读中(如浏览,用心去读、朗读、引读等)中感悟了谈过这一人物形象。如致命的打击(第2节)引读,在对话中在深入地解读的基础上,螺旋式地引导学生读文本,人物形象凸现出来。第四节,引读是匠心预设的结果。
三、适度拓展,链接生活。
交流搜集的资料,像谈迁这样不被厄运打垮的人。
四、批注阅读,符合教材特点。
(苏教版教材:写字、写话、批注)(说话练习)
个人由此联想到:
既然这组课文讴歌了一组伟大人群像,怎样讴歌?反复研读教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一位成功人士,肯定有许多“相关数据”。这一组课文有直接写,也有间接写的许多数据。我想这是我们研读教材应该关注的事,需要重点关注的事。我们为什么要关注数据?因为这是人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因为看似简单的数据,其实背后的世界是相当丰富的。这也许就是这一类课文给予学生的写作智慧。我想苏教版教材编写者在这此类型教材的编写上,肯定启动了这一重要思维。
这节,有两个数据只要我们关注了,了解了,这一课的教学自然也变得简单了,那就是“500万、500多万”。看似重复,其实一点也不重复的数据,因为两个数据的内涵不一样的。
这一点上,孙老师似乎强调了。
另外,这篇文章还能够引领学生进行一种特殊的习作训练。历史人物非常多,怎样用一篇文章的方法去写一个历史人物?一是占有资料,二是从资料中找到最能引发我们思考的数据,三是从数据中找到灵感。有了这三步,写起文章来不也就简单了吗?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使用了这种方式。我个人认为:我们在教学中也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思维。如何引领,读与写之间的关系不就自然而然地贴在一起了吗?
课文《漏》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识记本课“雅、圣、诞、遭、拒、伦、奏、熄、烛、颖、效”等11个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积累“优雅、圣诞节、拒绝、美妙绝伦、演奏、蜡烛、新颖、效果”等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第五小节。
3、了解作曲家海顿的智慧和才能。学着运用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1、(出示)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一张什么?
2、什么时候你要写请假条?
师:是啊,当我们生病或因为某些事情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参加学习或工作时就会用写请假条的方式进行请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篇和请假条有关的课文。
3、出示课题:38优雅的“请假条”
(1)学习课题中的生字。(出示词语:优雅)
(2)“优雅”是什么意思?(优美高雅,不落俗套)
(3)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读课文,思考课题中的“请假条”为什么要加引号?
2、出示:这首乐曲就是著名的《告别交响曲》(齐读句子)。给“著名”换个词语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师:原来课题中的请假条加引号是因为这并不是一张请假条,而是大作曲家海顿谱写的《告别交响曲》。
三、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为什么优雅的乐曲会成为请假条了呢?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思考,试着完成填空。
(出示)有一年圣诞节前,乐师们向公爵(请假),希望能(回家过节),但(遭到拒绝)。海顿得知后,十分(同情大家),就谱写了(《告别交响曲》)。试演那天,公爵被(新颖的艺术效果)折服,同意大家(回家过圣诞节)。(《告别交响曲》)也就成了一张优雅的请假条。
(1)交流填空。
(2)学习生字:圣、诞、遭、拒、颖、效(圣、颖:读准后鼻音)。
师:简介圣诞节。
2、引读第1、2小节,思考:乐师会如何向公爵请假?
师:海顿得知后,十分同情乐师,于是写下了《告别交响曲》。
3、(出示)文中哪些句子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首优雅的乐曲呢?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轻声读读课文第5小节,边读边试着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1)学习生字:伦、奏、熄、烛
(2)交流描写乐曲优雅的句子。
(3)齐读课文第五小节。
(4)欣赏乐曲,感受《告别交响曲》的优雅(播放媒体)。
师:交响乐舒缓的引子响起,把大家带入一个美妙绝伦的仙境,谁能说说美妙绝伦的意思。你们听,小提琴声是那样的悲哀而婉转这使强烈的思乡之情萦绕在每个人心间,使人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你们瞧,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时,每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提着乐器,起身离去,像是在与听众(……)就这样,在缠绵的思乡曲中,最后一位乐师也起身离去。
(5)伴着乐曲再读第5小节,试着去感受这优雅的乐曲。
4、公爵听了这首乐曲会怎么想?
(1)(出示)公爵听了乐曲,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导读句:“各位乐师,请回家过圣诞节吧!”
5、小结全文:海顿用《告别交响曲》成功地为乐师们请了假,这真是优雅的“请假条”啊!
6、简介海顿。(出示)海顿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是世界公认的交响乐创始人。
四、复习巩固
1、(出示)认读词语:优雅、圣诞节、拒绝、美妙绝伦、演奏、蜡烛、新颖、效果
2、(出示)比一比,再组词。
雅诞伦颖拒
鸦延轮疑巨
课文《漏》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认识十三个生字和心字底、广字头2个偏旁。会写七个生字和“横折弯”一个笔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有关毛主席的图片和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2.出示毛主席的图像,让大家说说他是谁,并告诉大家你搜集到的有关他的事迹。(老师介绍毛主席的事迹,让大家知道他是伟大的领袖,他把毕生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
3.老师:毛主席在革命途中为群众办了不少好事,解决了群众的不少困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毛主席在革命途中发生的一件感人的事。
(板书:吃水不忘挖井人)
让学生弄清:“吃水”的意思是什么,谁是“挖井人”,“不忘挖井人”的人是谁。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出课文里的生字,读顺句子,并标出课文里的自然段。
2.小组交流生字识记情况,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并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全班交流。
4.老师范读,注意生字的读音。想想课文说的是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借助词语记忆。
(1)指名读。
(2)领读。
(3)多种形式练习。
2.出示单独生字,学生挑战练读。
3.借助拼音加深记忆,并练习组词。
4.多种形式练习。(字形分析,组词,开火车,跳青蛙,摘苹果,送信)
5.用谜语的形式认识心字底和广字旁。并学习“横折弯”这个笔画。
四、朗读感悟,初步体会乡亲们对毛主席的感激、怀念之情。
1.朗读第一段,
(1)注意句子之间的停顿,语气要舒缓。
(2)说说通过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朗读第二段。
(1)毛主席为什么要带领大家挖水井呢?(让大家通过情景图和“很远”体会乡亲们吃水困难的情景。)
(2)通过“带”和“挖”感受毛主席一心为群众解决困难的决心。
(3)“很远”“带”“挖”要重读。(让学生读出乡亲们吃水困难的情景,和毛主席对人民群众的关心。)
3.朗读第三段。
(1)出示毛主席带领大家挖井的石雕图和乡亲们在井旁立的碑,
(2)问:我们要读出乡亲们什么样的感情?(感激、怀念)
五、指导书写。
1.出示“吃,主,住,以,叫,江,没”七个生字。认真观察。
2.重点指导“主”和“住”两个字的写法:主人不在占中间,主人一来靠一边。
3.重点指导“以”的写法:先写竖提后写点,人来捺画变长点。
4.重点指导“没”的写法:后面部分的上面第二笔事横折弯,没有钩。带有这样笔画的字还有“段,朵”等。
5.学生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六、课堂小结。
课文《漏》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生词,有感情地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从文本的字里行间感受总理的生活简朴和工作的劳苦,进而感受总理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总理的生活简朴和工作劳苦,进而感受总理的伟大人格。
2、领悟本文通过朴实的文字和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人格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昨天大家都预习课文了吗?看看大家能不能把课文中的生词的读音读准。”
1、检查预习出示字词检查读音。
师:请大家自读课文,然后用一个词语来说说你看到的总理的一夜的工作。
2、学生自读课文用一个词概括一下总理一夜的工作。(师相机板书)
可能提到简朴劳苦认真一丝不苟
3、交流汇报。
(二)学习课文
师:同学们,黑板上的那个词语给你的感触最深。同学们拿起笔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划出让你感触最深的词句。
1、学习课文找出能够体现总理劳苦和简朴的语句谈体会。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简朴:
(1)“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抓住数量词极其和如此而已;和对比的方式感受总理的简朴。
(2)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和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工作量和简单的饮食对比)
劳苦:
“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
“他一句一句的审阅,……有时问我一两句。”
喝了一会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地叫明了。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体会)
师:我们的总理他是多么的劳苦和简朴啊!在回去的路上,作者心潮澎湃,纵观中国的历朝历代,只有新中国有这样的总理。放眼世界各国也只有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这样的总理,作者用他发自内心的话抒发了自己的敬佩和自豪之情。读:
体会文章的写法
是啊作者通过这极其简单的一夜工作让我们感受到了总理的极其不简单人格,这种表达方法就是以小见大。你们能不能用简单的小事来写一个人呢?可以写自己父母也可以是朋友和老师,或者你见过但不认识的人。
4、小练笔:运用本文所学的写法写小片段。
出示提示词语:夹菜送我上学讲题批改作业
6、作业。
完成修改课上得小练笔。
课文《漏》教案最新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