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已经完成的工作,我们一定要及时写好相关的工作报告,无论什么类型的工作,我们都免不了需要写工作报告,以下是58汇报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移风易俗工作报告7篇,供大家参考。
移风易俗工作报告篇1
近日,在收听收看了全国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电视电话会后,白潭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由全体村组干部、镇直单位负责人、镇机关干部职工参加的专题大会,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推动我镇的移风易俗树文明乡风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镇里成立了由张镇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领导组。各行政村要成立由支部书记或负责人为组长,村内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族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做好辖区内的移风易俗工作。
二是村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建立红白理事会章程,对村里的红白喜事操办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不得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倡导婚事新办、白事简办,要厚养薄葬,党员干部要带头。
三是积极开展好媳妇好婆婆、道德模范、敬老标兵、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通过评选典型,让身边的鲜活事迹带动更多的人,从而推动我镇的精神文明建设。
四是做好宣传。各行政村要充分利用广播、标语、横幅、墙体彩绘等形式,深入宣传移风易俗、树文明乡风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是加强督导。镇政府对各村的工作情况进行督导,要求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家中有事必须到镇纪委备案,并由镇纪委于办事当日到现场督导。
通过开展移风易俗、树文明乡风活动,使我镇不但环境美、景色美,更要风尚美、风俗美、风气美。
移风易俗工作报告篇2
按照县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办的正确领导和精心部署下,__县文广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了扬文明新风、破除陈规陋习,展现美好形象,建设文明单位良好氛围,大力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整治工作,坚持教育与惩治相结合,坚持说理式执法,引导干部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引导向善向上的社会风尚,2019年,我局将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移风易俗、文明过节活动,积极营造文明、和谐的机关氛围,特制定移风易俗活动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我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移风易俗、文明过节的工作,把提高员工素质,倡导积极进取、科学合理、健康向上、风情气正的文明风尚纳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责任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具体的办事部门和具体经办人,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以身作则,摒弃陈规陋习,弘扬优良传统,树立文明过节倡议书,营造文明、健康的工作氛围。
二、专项整治,加强宣传活动的实施。
大力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整治工作,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学习县精神
文明办下发通知书和倡议书,引导全体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自身做起,继承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尊重父母、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破除迷信,树立健康科学、文明节约的新风气。对意识形态领域易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广泛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重点围绕如何以实际行动在移风易俗、淡化办酒习俗、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谈体会、谈认识、亮明立场,表明态度,作出表率。
三、巩固成果,自我加压,探索建立移风易俗的长效机制。
我局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深积极组织文化馆演职人员开展送文艺下乡活动的开展,以讲比赛、歌咏比赛等,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树新风”主题实践活动,不断丰富“移风易俗树新风”活动的相关内容,通过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及领导干部自觉践行移风易俗,用道德的准则规范自己言行,在社会做一个好的公民、在单位做一个好职工、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
四、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
家里建立和完善移风易俗工作长效机制,红白理事会、移风易俗督察小组及时开展自查自纠查摆问题。抓住服务群众日、网格化工作日、重大节假日等重点时节和阶段性。加强宣传,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使移风易俗工作真正在辖区群众中间形成共识、入脑入心,把“要
我怎么做“变成”我要怎做,形成人人参与、人人遵守、人人监督的良好氛围”。
总之,经过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局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的环节,今后,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继续抓好移风易俗工作,努力把我局建设成为一个先进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实施。
移风易俗工作报告篇3
近年来,彭原镇镇围绕“建设美丽乡村文明家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这一目标,把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扎实开展了“反对陈规陋习,提倡文明新风;反对大操大办,提倡节俭之风”系列主题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强化宣传,教育引导。我镇从扩大正面宣传教育入手,大力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着力营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社会氛围。利用农村文化骨干队伍和乡贤骨干队伍及农村广播、宣传栏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全镇深入宣传婚丧事大操大办的危害。通过召开党员干部大会、专题座谈会等形式给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常打招呼、常敲警钟;及时对有婚丧事大操大办苗头的人员说服教育,进行正确引导。在农村道德讲堂,将移风易俗作为必讲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起正确的婚丧事办理观念,形成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新风尚。
二、出台规定,规范行为。针对出现的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消费”愈演愈烈等现象,镇党委、镇政府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移风易俗工作的落实。为每个村(社区)指定至少2名包村干部,逐村指导移风易俗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征求意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从群众意见最大、反映最强烈的环节入手,在充分尊重传统民俗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不同陋习,采取“一村一策”制定村规民约的具体条款和婚丧事具体规定,并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充分酝酿讨论、表决通过。目前,全镇15个村都讨论制定了符合本村实际的《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对婚丧喜事的宴请人数和桌数,违约处理方式等都做出了明确要求。由村党员干部或德高望重的人员担任红白理事会负责人,全面监督工作落实,逐步改变原先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风气。
三、加大投入,强化服务。移风易俗工作直接面向广大干部群众,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民心工程”。所以,为了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我们坚持两条腿走路,把堵与疏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大专项治理的同时,大力发展群众性文化体育事业,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村镇建设、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评选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用先进文化占领乡村的思想阵地。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坚持边争取、边大干的思想,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为抓手,以村容村貌整治为切入点,采取梯次递进、分类达标的方式,全面铺开了“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工作,在全社会营造了一个除陋习、树新风的良好氛围,在一定程度上也抑止了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对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移风易俗工作报告篇4
自全市移风易俗活动开展以来,沙河桥镇立足实际,通过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实实在在的举措,在全镇营造了良好的移风易俗氛围。
一是强化领导。
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为副组长,各片长为成员的沙河桥镇移风易俗领导小组和包村干部、村干部、红白理事会会长在内的沙河桥镇移风易俗工作群,并先后召开了沙河桥镇移风易俗工作动员部署大会、沙河桥镇部分红白理事会会长座谈会和全镇推广南康屯移风易俗经验做法动员大会。同时要求各村党支部书记对移风易俗工作负总责,亲自抓,村主任具体抓。
二是完善制度。
全镇45个村重新选举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各村按村情修改、完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实行六统三定制度(即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程序、统一规格,人员统一调配,统一实行优惠便民服务;定时间、定标准、定规模)。同时红白理事会每月召开一次理事会议,研究殡改和婚嫁工作,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三是细化措施。
通过进村入户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镇区led大屏幕、村级大喇叭早晚定时播放移风易俗倡议广播稿,做到家喻户晓、入心入脑;注重典型示范引领,要求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在移风易俗上率先垂范,不讲排场,不摆阔气;结合书香门第、文明家庭评选开展移风易俗先进示范家庭创建活动,对移风易俗先进家庭进行表彰,同时将南康屯红白理事会制度、零彩礼新婚夫妇、罗位村大爷帮帮团以及李小里村干部李寿恩父亲去世不放鞭炮等先进事迹在全镇宣传推广。
近日,在收听收看了全国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电视电话会后,白潭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由全体村组干部、镇直单位负责人、镇机关干部职工参加的专题大会,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推动我镇的移风易俗树文明乡风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镇里成立了由张镇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领导组。各行政村要成立由支部书记或负责人为组长,村内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族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做好辖区内的移风易俗工作。
二是村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建立红白理事会章程,对村里的红白喜事操办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不得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倡导婚事新办、白事简办,要厚养薄葬,党员干部要带头。
三是积极开展好媳妇好婆婆、道德模范、敬老标兵、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通过评选典型,让身边的鲜活事迹带动更多的人,从而推动我镇的精神文明建设。
四是做好宣传。各行政村要充分利用广播、标语、横幅、墙体彩绘等形式,深入宣传移风易俗、树文明乡风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是加强督导。镇政府对各村的工作情况进行督导,要求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家中有事必须到镇纪委备案,并由镇纪委于办事当日到现场督导。
通过开展移风易俗、树文明乡风活动,使我镇不但环境美、景色美,更要风尚美、风俗美、风气美。
移风易俗工作报告篇5
我镇以提高群众满意度和知晓率为切入点,以红白理事会建设和运行为抓手,不断加大措施、完善制度、奖惩并举、常抓不懈,乡风民风持续向善向好。
一、主要做法
一是抓在日常。充分利用儒学讲堂等服务阵地,开展“新农村新生活”培训和文明创评活动,通过扎实开展“四德榜”建设、“身边好人”选树、文明家庭评选、家风家训等系列活动。积极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大力加强村风民风建设。每周一例会对各村红白事办理情况进行调度,推进宣传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
二是突出重点。聚焦婚丧喜庆大操大办、请乐队、摆大席等陈规陋习,统一使用配发的移风易俗专用音响,与所有流动宴席经营户签订承诺书,大幅降低红白事酒席标准。各村红白事实行提前报备制度,村章管理办公室把好第一道关口,由民政办、管区干部到场指导监督,镇纪委、宣传办随机到场暗访监督。组织村民学习《村规民约》中移风易俗有关规定,要求红白理事会成员持证上岗、按章办事。
三是严格奖惩。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对村级的年度考核内容,组织好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党员、干部进行严肃处理。各行政村也制定落实奖惩制度,对于红白喜事新办的农户,优先考虑评先树优和物质奖励,对大操大办者取消各类评比奖励、慰问金等待遇,若有擅自请乐队办丧事扰民的,对当事人和乐队都按相关法律进行劝阻或给予经济处罚。
二、下步建议
1、把移风易俗政策作为道德讲堂、儒学讲堂、“新农村新生活”培训、党员冬训的重要内容。
2、定期对各村红白理事会成员进行业务培训,组织到先进村观摩学习,不断丰富宣传教育形式。
3、对红白喜事节约从简的群众评先树优和物质奖励,对大操大办的予以曝光。开展“喜事新办好家庭”、“移风易俗示范户”评选等系列活动。
下一步,将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引导宣传和舆论监督,大力加强乡风民风建设,持续提升红白理事会知晓率和移风易俗满意度,不断激发群众参与移风易俗工作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社会清风、文明乡风、和谐民风。
移风易俗工作报告篇6
某某街街道接到区委、区政府反馈的3月份移风易俗考核结果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正确对待、虚心接受,积极正视问题差距。4月 日,街道召开由科级干部、社区书记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移风易俗专题研究会议,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为进一步做好移风易俗工作奠定基础。
近期,街道针对移风易俗工作存在的问题,加大了工作力度,强化了工作措施,具体做了以下方面:
一是建机制。社区“两委”换届后,各社区通过居民代表会议,推选出了威望较高、乐于为群众服务的退休干部、退休教师、老党员等组成的红白理事会,理事会对本社区红白事实施全过程监督,指导红白事事主按照标准和程序办理。近期,社区召开了红白理事会议、“两委”会议、党员群众代表会议等40余次,商讨研究制定符合本社区实际的《婚事新办模式》、《丧事简办模式》、《红白理事会章程》等,使社区居民办理婚丧事宜有章可循。
二是重宣传。进一步加大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力度、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在居委会附近和人员密集场所设立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栏、张贴移风易俗宣传画、发放《全区移风易俗倡议书》和《社区移风易俗告知书》等多种宣传形式,自3月份全区移风易俗工作考核后,街道共设立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栏20余处,张贴移风易俗宣传画20余份,张贴、发放《全区移风易俗倡议书》和《社区移风易俗告知书》10000余份,悬挂宣传条幅50余条,出动宣传车30余次。各社区还每天利用音箱、led显示屏不间断播放《全区移风易俗倡议书》和《社区移风易俗告知书》,大力营造移风易俗宣传氛围。
三是促提升。社区与居民签订《移风易俗协议书》,切实提高群众对移风易俗工作的知晓率,引导社区居民以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为己任,坚持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尤其辖区办理丧事,红白理事会积极靠上,第一时间介入劝导,做到早发现、早引导、早纠正,切实提高群众对移风易俗工作的满意度。4月份以来,红白理事会劝导拆除搭建在次干道上的灵棚1处,制止丧事大操大办苗头1起。
下一步,街道将按照区委、区政府和此次约谈会议精神要求,进一步加大移风易俗宣传力度和婚丧事项的稽查力度,确保移风易俗工作有新的更大的进步。
移风易俗工作报告篇7
推进移风易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巩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措施,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两亭镇高度重视移风易俗工作,持续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调查研究,多措并举,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摒弃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反对铺张浪费,破除封建迷信,革除陈规陋习,营造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全镇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一是统一思想,提升认识,层层夯实责任。镇党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成立以镇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镇、村干部会安排部署,要求镇、村两级干部高度重视,增强工作责任心,将移风易俗工作列入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为群众办实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及时安排部署,按时限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二是强化措施,突出重点,落实三项工作。镇党委、政府细化工作任务,突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规范管理红白理事会、成立道德评议会三项重点工作,督促10个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规范运行红白理事会、发挥道德评议会作用。红白理事会要教育引导村民养成节俭办事的良好习惯,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一般事不办。道德评议会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评议活动,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活动,对村民中出现的好人好事、各类先进典型和不孝道、不诚信等反面事例进行评议,宣传道德模范,帮教反面典型,实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三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夯实工作基础。镇机关以及各村充分利用广播喇叭、宣传车、板报、举办道德讲堂、标语喷绘等形式广泛宣传,大力宣传有关婚丧改革的法律法规,宣传移风易俗的重大意义,引导广大群众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移风易俗,倡树新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四是定期检查,严格考核,确保取得实效。镇党委、政府将定期对各村移风易俗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督促各村扎实开展工作,对没有按要求开展工作、对全镇“美丽家园·文明家园”建设工作造成影响的村,直接取消年终评优资格,并对村负责人进行问责。
移风易俗工作报告7篇相关文章: